多民族集居的移民城市石嘴山始终把民族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党代会报告推动落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助推转型发展的民生工程、汇聚力量的民心工程、促进和谐的圆梦工程,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立足石嘴山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际,确立以转型发展统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体思路,以转型发展促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助转型发展,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打造了“五湖四海一家亲”的创建品牌。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上找结合、做文章、活载体、促创新,推动创建工作深层次、全领域开展,着力打造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样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机关、企业、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作为主阵地,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开展特色鲜明的创建活动,不断总结创新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在企业,晟晏循环、神州轮胎、日盛化工、维尔铸造引领发展、解决就业、富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头雁”效应,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在乡镇,石嘴山司法部门将服务各民族群众与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紧密结合,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切实保障各民族残疾群众合法权益。在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团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辖区12名高龄、独居、困难的少数民族老人提供照料。在学校,石嘴山第八中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寓于学校规范化管理和学生主题教学活动中,实施“金种子”培育工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拉手” 等主题活动,让青少年清楚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石嘴山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69个自治区级和240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五湖四海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之花在全市处处绽放。(宁夏日报记者 苏涛 朱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