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并由此形成了一些习俗。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衍生和变迁。在节日期间,全国各地都要吃粽子,搞一些端午庆祝纪念活动,东南地区以及一些靠近湖泊、水源的地方要举行赛龙舟、喝雄黄酒等节庆仪式。一些地方还用自己的“特殊形式”纪念端午节,如:早餐吃“五子”、挂艾草菖蒲、身上佩戴“香包”、手腕脚腕佩戴“花绳绳”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形式。
值得担忧的是,近些年来因为诸多因素,在这些热热闹闹、形形色色的庆祝活动背后,一些大中城市甚至传统村镇中的节庆习俗已经淡化了不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范围的扩大,一些乡镇和村庄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和“空巢”现象逐渐增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更好地生计和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流向城市。外来文化、快餐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冲击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替代传统耕种养殖模式的变化,一方面带给我们生产生活的便捷和多种文化的碰撞洗礼,同时乡村人口凋敝、劳动力流失,也加剧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衰退,大大的弱化了乡土社会的二元结构功能和传统节日氛围。以我个人的体验,如今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已逐步沦落到仅剩“团圆和思念”的节日,因为多数人“身在他乡,远离家乡”,假期只够短暂的陪伴,不能充分参与和全程感受节日。只能停留在回忆曾经全家人一起参与扫尘、剁饺子馅、筹备杀鸡宰羊以及闹元宵、“燎疳”等春节节庆活动。也再没有切身感受到童年时的端午节与同伴比着“扎香包”“搓花绳”的快乐和相帮父母买糯米、蒸敬糕的美妙体验。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我国端午节在2006年5月和2009年9月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民间也逐步加大了对于端午节等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视和遗产保护。近些年各级有关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基层村镇和一些热心群众对传统节日意义的挖掘和节庆仪式传承确实花了心思、作了功课,在每年的节日期间都想方设法给老百姓“端”上一份有文化意味、有传统情怀的“饕餮大餐”。今年的端午节传统龙舟大赛搞得更加轰轰烈烈,在全国设有好几个赛场,央视还进行了现场直播和跟踪报道,吸引了13亿人的眼球,许多人到现场观战助威庆祝纪念。央视纪录频道和地方频道也特意作了“文化端午”“舌尖上的端午”等专题,直观而全景式展现了各地“共享版”和“特色版”的端午节饮食习俗和庆祝仪式,对屈原投江殉国的故事和举行龙舟大赛、吃粽子、“带花绳”等习俗的原因和讲究也作了探究。
如今无论城市、农村大多不缺少各种节庆食物和用品,缺少的恰恰是那份不能替代的参与感、团圆情、爱国情以及节日传递的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和衍生教育意义:孝悌、忠诚、友善、爱家等。正如我们从《白鹿原》《耕读世家》里能看到保留的原汁原味的传统乡俗,乡村族长修祠堂、办学堂、公布《乡约》,无论治家还是治村都有自己的“一套”,这些乡约民俗对于维系乡土社会稳定,传递“家国情怀”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从《记住乡愁》《闵庄烟火》里,我们又读到了美好的回忆和无处安放的乡愁,还有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赞美和期许。
套用一句流行语诘问自己,“当我们在说传统节日时,我们在说什么”?节日是应该放松,或娱乐或纪念或团聚或庆祝,但不应仅仅停留在吃一吃、逛一逛、玩一玩,形式之外,我们更应该反思要怎么过得更有意义,要怎么把形式与内涵意义统一,要怎么才能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因为留住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精华,才能留住传统节日的根与魂。(石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