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老人乘地铁,别着一块“勿需让座”LED胸牌的照片刷爆朋友圈。据7月1日中新社报道,老人名叫刘增盛,今年76岁,此举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
我们此前一再重复,“给老人让座”,不是“义务”,而是一种道德倡议,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只能基于当事人的自觉自愿。但很遗憾,现实中总还是有一些人对此存有误解,各种争端正是肇始于此。网友们为通情达理的大爷“爆灯”,无非也是想借机一抒胸中郁闷而已:太久以来,“让座”成为一种强加的责任,甚至变成了两个世代的“斗争”。
“勿需让座”的牌子,对同车年轻人来说是个“提醒”,对刘大爷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有一部分老年人,的确会因“年轻人的让座”而产生心理负担。“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不仅仅是“要强”,更是对自己状况的理性评估。
“是否接受让座”,是老人的权利,不同个体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我们激赏“勿需让座”所传递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却也并不提倡老人们就一定要“拒绝让座”。“是否让座”“是否接受让座”,都应该是特定对象基于特定场景所做的“灵活决定”,这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