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温度的上海,公益是不可或缺的底色。9月12日,上海市民政局透露,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将于9月15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开启。上海已经启动万家公益基地建设,2020年前建成至少万家公益基地,全面建设“公益之城”。与此同时,电子公益护照正在发放中,志愿者的公益服务和公益捐赠都将记录在内。 这本与身份信息相统一的公益护照,将对志愿者的公益服务和公益捐赠进行权威记录。上海市民政局透露,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公益基地600多家,发放公益护照16500人。所有的公益基地将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一位申领公益护照的志愿者说:“社会需要公益,市民心系公益,但‘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公益基地、公益护照,使我们找到了归宿。公益护照刻写公益足迹,养成公益品德,使公益服务纳入便利化、常态化的轨道,日积月累,‘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公益环境就一定能够形成。”另外,持有公益护照者还拥有最高15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而星罗棋布的公益基地生成“公益地图”,让志愿者对身边的公益基地、公益项目一目了然,可适时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公益岗位和公益项目。 2016年,上海市细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高中生在就读高中三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学时(40个小时)。如今,学生可以申领公益护照,在上海各公益基地从事符合教委要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均计入学时,同时对学生自愿参与的所有公益活动和慈善捐赠都会如实记录,并可在升学、出国留学时根据本人需要开具证明。 本次“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由市民政局、市社团局共同主办,将举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成果展”,呈现“一号课题”开展以来本市社会组织在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增进社区和谐共融、促进社区自治共治、提升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成果。(来源:解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