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祁家湾街道教育总支有一支“红色教育先锋队” - 武汉文化馆

黄陂区祁家湾街道教育总支有一支“红色教育先锋队”

2019-07-01 武汉文化馆 字号:[][][]  转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而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位于黄陂区最西部的祁家湾街,现有7所小学和3所中学,学生5233人。近年来,总支队伍围绕“促质量整体提升,谋教育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以“红色引擎”工程和全街“整体推进,内涵发展”五年规划为抓手,将学校办出了特色,将教育绘出了色彩。让地处偏远的乡村学校,获得了全区乃至全市都不容忽视的亮眼成绩。不仅教学质量多次位居全区前列,在市、区级足球,舞蹈、机器人等比赛中,祁家湾学子都榜上有名。

  发展乡村教育,离不开一批党员教师的坚守和贡献。在祁家湾街道的教师队伍中,共有285名教师,有120名教师已年过50,青年教师比例仅占9%。他们甘于寂寞,扎根农村,用青春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播种食粮,用年复一年的执着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用智慧和心血浇灌出了乡野间最美的花朵。

  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多故事。老教师扎根岗位、身先士卒,青年教师潜心修学、敢为人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农村的孩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踏上追梦的旅途。

  祁家湾中学党支部推行“学生未进校门、党员先进家门”,坚持走家校联系之路,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四黄中学红色细胞活跃,33名党员带头示范,学校形成慈爱为本的教育特色;五岭中学党支部带领干部积极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巩固“红色阵地”,德育成效显着;祁家湾小学坚持走自主教育发展之路,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祁家湾寄宿小学党支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凸显“学校像家庭,教师像家长”特色;土庙小学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科研成果丰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明朝,美好篇章留。祁家湾教育人将在各级组织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深化内部改革,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徐国成的课堂总是歌声和笑声飞扬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五岭中学音乐教师 徐国成

  为学生打开艺术的窗户 “徐老师让我们听到音乐之美”

  歌声有力若洪钟,站姿笔挺如青松,若不是知情者,很难看出这位身形矫健、举手投足都极富活力的老师已年过半百。今年56岁的徐国成在五岭中学任教27年,一直扎根农村讲台的他,将毕生的热情和心血都倾注在了热爱的教育事业上。

  五岭中学的校园虽不算广阔,但静谧温馨。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却专门开辟了一间音乐教室。钢琴上散着琴谱,架子鼓被擦得锃亮,打开储物柜,放置着锣鼓、三角铁、铃铛等三十多种琳琅满目的乐器。在教室的黑板上方,写着:“陶冶心灵的旋律,催人奋进的乐章”。这里是徐国成和全校300多个孩子们享受音乐、体验艺术的乐园。

  徐国成说,农村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条件接受艺术教育,但是拥有艺术审美情趣,对人的一生是非常有益的,他希望用音乐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带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他的课堂总是鲜活热烈。钢琴、手风琴、吉他、二胡、架子鼓……他信手拈来,和孩子们一起唱着、笑着,歌声飘满校园。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徐国成挖掘音乐背后的历史、地理、社会等人文知识,让音乐不再只是一首歌,而是一则故事、一段文化。

  为九年级上《湖北大鼓》时,他想起自己童年时,在乡野听过的湖北大鼓表演,便特地找来大鼓和快板,用湖北方言重现了儿时听过的唱段。教《红河谷》时,他查阅了美洲音乐的文化背景,为学生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据介绍,徐国成喜欢研究教学设计,不断吸取新知识、编排新节目,丰富课堂内涵。

  “徐老师的课幽默好玩,带我们一起打鼓,一起唱歌,让我感受到了音乐之美,也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整心态,身心轻松。”八(1)班学生陈思敏说。

  不仅是教音乐,徐国成还兼带体育课。九年级面临体育中考,年过50的他每天早上6时准时到达操场,带着学生们跑步。在他的指导下,今年体育中考,99个学生中有70人获得满分,校长黄栋称:“无论是音乐还是体育,孩子们有这样的成绩,徐老师功不可没,他教学生知识,更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的意志。”

校长王勇的办公室是孩子们最爱的“聊天室”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祁家湾寄宿小学校长 王勇

  学生们都爱逛他的办公室 “孩子们忘带厕纸都会来找我”

  为了学生的一句“我最喜欢吃鱼丸子、肉丸子”,他将“黄陂三鲜”纳入食堂菜谱,让孩子们尝到“家的味道”。为了让小小年纪便独自住校的孩子有归属感,他将学校宿舍重新装修,布置得舒适温馨。他的办公室,不是高不可攀的校长室,而是每个学生都能随意进出、谈天说地的“茶水间”;他带着老师们齐心协力开设20多个社团,让学生玩得开心,更抱回了全国奖项。

  到祁家湾寄宿小学4年,王勇从未停止过思考,如何将这所有着750多名学生、近一半学生住校的黄陂区最大寄宿小学办得更适合学生发展。“我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希望用爱心留住他们。”

  走进祁家湾寄宿小学的学生宿舍,墙壁光洁如新,高低床铺干净整齐,每个宿舍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沐浴间,并安装了空调,宜居程度堪比大学宿舍水平。午餐时到食堂转一圈,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不仅有蒸水蛋、粉蒸肉、卤鸡腿、蹄髈藕汤、牛肉等,有时还会出现鱼丸、肉丸、肉糕等“黄陂三鲜”。暖心的校园生活背后,是王勇的悉心观察。学校食堂供应“黄陂三鲜”便是因为学生无意间说的一句“我最喜欢吃鱼丸子、肉丸子!”被王勇记在了心里,添到了菜单上。

  虽然是校长,王勇却“没个校长样”,总和孩子们拥成一团。每到下课时,学生们都爱到他办公室“打卡”,围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作业写得怎么样,遇到什么新鲜事,到对学校管理有什么建议,孩子们都爱和他聊。王勇笑言:“学生忘了带厕纸,都会来找我要呢!”

  不仅是对生活关照得无微不至,王勇更对学校社团活动进行改革。目前,祁家湾寄宿小学共有机器人、足球、烘焙、戏曲等大大小小20多个社团,农村缺师资,他便动员老师们发挥特长,把社团活动扛了起来,让全校所有孩子都能找到感兴趣的社团。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不仅玩得开心,更玩出了名堂。2018年,学校机器人社团成员卫胡斌在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代表湖北捧回全国二等奖牌。

  家长们都说:“孩子们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王校长功不可没。”但谈起自己的工作成果,王勇却显得很淡然。“评优评先什么的,我都主动退出,踏踏实实做事就好了,荣誉对我来说不重要。”王勇说,作为教育人,他总在想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我希望从寄宿小学走出去的孩子,不仅有出色的学习能力,更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品性,才能支撑他们一生的长远发展。”

罗守刚在食堂检查餐具情况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土庙小学后勤主任 罗守刚

  他是学校最贴心尽责的“管家” “有罗老师在,我们心里踏实”

  早上5时40分,天色微亮,罗守刚已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忙碌。作为土庙小学后勤主任,关乎学生切身安全和校园正常运行的大事小事都由他监管,他总是第一个到岗,在师生们到来前打点好一天运行的准备工作。

  因儿时患病导致腿脚不便,罗守刚每天需步行4公里、约一个多小时。到达学校差不多7点,离孩子们到校还有几十分钟,这是他一天中最紧张的时刻。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前往食堂,检查当天菜品的进货情况。在确保师生伙食安排妥当后,他会抓紧学生到校前的短暂空档,在校园里仔细巡视一圈,检查每一个角落。当孩子们即将到校,他则守在校门口,等候校车到达,迎接孩子们进校。

  食堂、校车、校内安全,每一项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大事,“不能出一点乱子”。在来土庙小学之前,罗守刚是黄陂齐心小学的校长。1999年调至土庙小学后,因为有丰富的校园管理经验,他一肩挑起了全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堪称守卫学校秩序的“大管家”。

  后勤工作庞杂繁重,每个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耗费极大的精力和体力。从早7点到校,到下午5点多送走学生,每天在校10多个小时,罗守刚总是在学校各个角落忙碌着,很少有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当问到土庙小学学校面积有多大,他毫不迟疑地回答:13450平方米。这个数字他再熟悉不过,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他的脚印。

  土庙小学语文老师黄玫说,罗守刚会在孩子们用餐时到食堂观察哪个菜学生不爱吃,然后调整菜单;他从未休过寒暑假,总是冒着严寒和酷暑,趁放假修缮教学楼;无论老师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罗主任解决,他从未推辞。“只要罗主任在,我们遇事不慌,心里踏实。”

  虽然腿脚不方便,但他却从未觉得苦,从未想过“撂挑子”。他说:“后勤工作要做好不容易,还是自己来比较放心。”今年已60岁的他,即将在今年9月正式退休,提到即将离开校园,他沉吟了一会儿,低声地说:“还是舍不得的。”罗守刚放不下学校,放不下学生,更放不下他坚守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他的智慧和心血,都倾注在这里了。

教师乐化在校园内留影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四黄中学教师 乐化

  身兼数职的“多面手” “责任越大,进步越大”

  他是一名“80后”,在四黄中学不算资深,但每年评优评先进,民主评议票数总是第一。他扎根农村教育十多年,因农村学校教师资源而几番“临危受命”,先后教过物理、科学和化学,虽多次换跑道,却总是上手快、教得好。他被称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开荒者”,为学校搭建起信息化办公体系,让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大幅度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他是四黄中学教师乐化,自2008年调到四黄中学以来,不仅担任化学老师的工作,更主管学生学籍、档案,是学校公认的“大忙人”。

  以校为家,乐化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教学和工作上。他先后教过物理、科学和化学,为了让自己快速上手,他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读教材,并大量刷题,搜集教学案例,常常做题做到深夜。

  常年带毕业班,乐化对九年级的各项工作了然于心,渐渐成了为全年级服务的“大管家”。从全年的工作进度时间表,到每一次月考的组织,他事无巨细,安排得井井有条。

  四黄中学工会主席李杰介绍,在乐化来学校之前,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几乎是空白。乐化将全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进行了数字化归档,为提高办事效率,他更自己开发了一个电脑程序,用于包括考试统分在内的所有数字资料管理。“他很有悟性,更重要的是不怕苦,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下,从没有一句抱怨,总是用成绩说话,令人敬佩。”

  谈到同事们的高评价,乐化笑言:“责任越大,进步越大,都是压力在驱使我前进。”四黄中学是黄陂区首屈一指的优质初中,学校工作节奏快,老师们对待工作殚精竭虑,全情投入。乐化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也深受感染,能为同事们分担,让大家能轻装上阵冲在一线,就是他的价值。

付丽斌为学生们讲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祁家湾中学 付丽斌

  做学生安放心灵的港湾 “她像妈妈一样爱着学生”

  所教语文科成绩总是全校第一、所带班级多次获评市级“先进班集体”、多次获市、区级教学一等奖……祁家湾中学语文教师付丽斌称得上是学校语文教学的顶梁柱。出色的教学能力,让她几次收到城关学校的橄榄枝,但出于对母校的情怀、对农村孩子的牵挂,她几经权衡,最终都选择留下,一教就是26年。“我在哪里教书都一样,但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我义不容辞。”付丽斌说。

  在祁家湾中学,有不少学生住校,作为班主任的付丽斌不仅要关注学习,更要为学生心灵保驾护航。付丽斌心思细腻,总能从细枝末节中察觉学生的变化,又总能用智慧和温柔化解学生心结。

  学生小依,因父亲生病、哥哥读高中,懂事的她知道家中困难,想要辍学。付丽斌在多次电话联系无果的情况下,坐三轮车十几里路,到学生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小依和家长被感动,愿意随她回学校继续读书,付丽斌也尽力联系学校,帮孩子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最终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学生小徐在临近中考时,因家庭变故而产生厌学情绪,在多次电话联系无果后,付丽斌在晚自习后开车前往小徐家,用自己曾经家庭贫穷、但努力读书的亲身事例激励学生渡过难关,激励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小徐最终重返课堂,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黄陂六中。

  在付丽斌身上,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有学生因为生病不想吃食堂的饭菜,她做好家常菜,送到学生面前;有学生身体不适,不适应寝室住宿,她主动将学生接到自己的家里,住了几个月……在学生们眼里,付丽斌不只是老师,更像是每天陪伴在身边的妈妈。学生们都说:“付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我们也会一辈子记得她。”(长江日报 撰文:陈晓彤 李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