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中秋节,一个寄托相思的团圆节日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中国人对于月亮有着特殊感情,她是美丽的象征,她寄托了情人之间的相思,每当月亮升起之时,总是激起人们的万千遐思。从“情人怨遥夜,竟夕起想思”到“今夜不知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从“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愫,让本是宇宙之中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从月之圆缺,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但毫无违和之感,而且还让人心生美好愿景,这真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相比春节、端午等节日,中秋节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比较晚。最早提到中秋的是唐诗,韩愈曾写过一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单从题目上来看,就可以把诗的旨趣猜出个十有八九,细读,则被他“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的情怀打动。而最早提到中秋节这一名称的则是宋朝吴自牧《梦粱录》,其中云“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毫无疑问,引起古人兴趣的是一轮大大的明月。或许在今人看来,月亮不过是一个冰冷孤寂的星球,并无特殊之处。但在古人那里,月亮依然是神秘的,令人充满想象的,嫦娥奔月、吴刚斫桂等诸多神话故事的广为流传便是明证。有论者言“这几个神话的深层结构都是以‘不死’为母题”,既然如此,赏月、拜月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主题。
华夏民族是个农耕民族,关注的是现实间的幸福。八月十五前后,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于此之时,有足够的物产支持人们走亲访友。何况,喜团圆厌别离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如此情形之下,从月圆引申出家人团圆,并以中秋为团圆节,便是很正常的现象。诸多因子的聚合,最终让中秋节成为叙说团圆、表达思念、合家共聚的节日。“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从此,神州大地,团圆的意识根植于民族心理深处,任时光流传,“江月年年望相似”,同样的明月,同样的价值取向,古人与今人的心态庶乎相似。
想这人生本来就不易,风风雨雨几十年,坎坷曲折,命途不是一帆风顺。倘再没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岂不更可悲!所以,尽管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尽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总是向往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希望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中秋谁与共孤光”,盼相聚,恨别离,一轮明月惹得万千相思。月色之下,酒杯高举,无论是“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的孤寂冷漠,还是“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的喃喃自语,那一汪相思,总是让人愁肠百结,肝肠寸断,柔肠百转,以至于九曲回肠,割肚牵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家的团圆到国强民富的期盼,在尊崇集体意识的观念里,小家终究要让位于大家,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总是和国家民族兴衰存亡密切相关。从因仕宦浮沉而感叹“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的范成大,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辛弃疾,再到“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的史达祖等等,在爱国文人墨客那里,家国情怀便是最鲜明特征。个人的千般情绪,万种思索,一旦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便具有了永恒力量,进而传世千古,历经时空的磨砺,而愈加澄澈透亮。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两千多年前,那一幅月光美人图,至今令人动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000多年前,那一幅望月怀远图,读之仍觉韵味深长。望月生情,千年之后,缕缕清辉托起的那份情愫,今夜的你可曾有相同的感觉?(杜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