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诸暨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今年是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后的第三年,即将迎来复评。连日来,本报刊登多篇记者直击,揭露了诸多不文明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迎接复评、破解问题,需要我们拿出“稳、准、狠”的钉钉子精神。

  钉钉子要选准位置、把准定位,否则就会钉歪钉斜钉偏。经过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创,我们深知自己的软肋所在,迎接复评要找“准”目标,一锤接一锤敲。要顺应大势抓,吃透上级精神把准时代脉搏,结合“融杭接沪”、优化营商环境、垃圾分类等中心工作,推进复评落实。要遵循规律抓,完善、提升创建中形成的好机制、好方法,遵循基层治理规律、工作落实规律,扛起大锤用实劲、善使小锤用巧劲,把钉子钉在关节点、关键时,确保复评落实提档升级。作为普通市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城市的名片来之不易,不是评上就可一劳永逸,如果复评没有成功,将会面临被摘牌,摘牌意味着曾经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可能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经过创建我们体会到,创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迎接复评同样需通盘考虑、全面推进,万不可顾此失彼。一方面硬件上需及时完善,环境卫生等更需常抓不懈;另一方面软件上需积累提升,创建后各部门形成了许多机制,群众参与度、满意度很高,让盆景成为风景,然而在材料提供上存在佐证不多的问题,各部门要做“有心人”,及时查漏补缺。当然,每位市民都要正确地认识到,迎接复评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更涉及到全体市民切身利益,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其实,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文明,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市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选准了定位,确定了方向和目标,钉钉子就要毫不犹豫地以足够的力道,持续不断地让钉子钻进去、挤进去。此前本报报道中提到了城市广场小微水体的变质,以及越都南苑、朱公路等地的不文明现象,很大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和市民放松了要求、放宽了准绳。对于不文明行为就像戒烟一样,改变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不下点狠劲是完不成的。迎接复评不要“怕”,媒体在揭盖子,其他相关部门需同样较真碰硬,不能怕得罪人;迎接复评不要“躲”,每个单位和个人对份内事要抢着完成,遇到任务和矛盾不上推下卸;迎接复评不要“混”,要做的事迟做不如早做,但快不是蛮干,而是在掌握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轻重缓急,加快工作节奏和进度,讲究质量和效率。为防止出现“注水”现象,除了有关部门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外,还少不了广大市民的日常监督。广大市民要严以律己,结合垃圾分类等工作,形成新的长效机制,让城市文明有更多“干货”。 (石剑)

责任编辑:黄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