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22日我市召开“新时代文明传心中心”试点动员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以来,赵家镇举行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传习所揭牌仪式,东白湖镇传习讲堂开讲第一课。不同于以往形式单一的讲习活动,我市提出坚持“文明传习、精神加油、人文关怀”定位,以“绣花”的功夫,在农村常态化地开展“五大传习”、共建“五个家园”。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传习示范区,需做到五味俱全。

  传思想、习理论,传习精神要保持原汁原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接地气”方能“有人气”。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把握政治性和思想性,用通俗的解读、务实的讨论,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动传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为干部群众所掌握。要坚持大众化和通俗化,用“家常语”代替“文件语”、用接地气的“乡音”传递新时代的“新声”,以“小故事”讲“大道理”、以“新故事”讲“新风尚”,使农民群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懂得道理、学有收获。

  传文化、习礼仪,传习方式要富有特色趣味。要聚焦农村文化礼堂提质增效这一立足点,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利用当地独有的人文底蕴和民俗文化,有模有样、有声有色地组织各类群艺活动,因地制宜、形成特色,通过文化礼堂“主阵地”引导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文明之风。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文化礼堂这一群众学习礼仪的“新载体”,做到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线下与线上有机融合,增强吸引力、提高趣味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传习活动,让群众在习礼仪中“可亲可近、可学可用”,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传新风、习美德,传习载体要凸显本土风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红白理事会名称可以相同,村规民约内容却可不同,移风易俗程度不必求同。善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时代新风尚,巧用新家风、新家训将“新思想”融入村民生活,传习载体上凸显的“本土风味”将移风易俗更具感染力、可行性。实施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厕所革命、殡葬改革,要在做好规定动作外,根据发展尽可能地保留当地元素,让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在传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促进人居环境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破旧立新传播真善美。

  传知识、习技能,传习内容要做到食不重味。人们的思想问题,往往是通过经济活动表现出来的,聚力文化富民、建设富裕农村更需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民。要围绕乡村产业、乡村生态等主题,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农技专家面对面、手把手授课,不兴大漫灌,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学习和充电。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屏对屏”“指尖式”传习,不走老套路,使传习时间灵活化、内容直观化,让群众各取所需、得到实惠。

  传情怀、习关爱,传习效果要达到耐人寻味。文明传习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做到常态长效需要“活动”,要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常态化建设,持之以恒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文明传习活动持续性开展,从而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领提升乡村精神风貌,进而丰富农民生活、弘扬时代新风新貌。做到常态长效需要“有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要实处发力、追求实效,通过传习活动,“传”出新思想、新状态,“习”出新作为、新气象。(何建国)

责任编辑:陈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