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评论
期待暑假“第三课堂”为孩子赋能
7月8日,在河北省邢台市东马庄村,乡村儿童读书坊的一名义工给孩子们发放书刊。暑假来临,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东马庄村13个乡村儿童读书坊开展暑期阅读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新华社)
如果说,在学校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是孩子第二课堂,那么像寒暑假就应该算是孩子的“第三课堂”。应该如何才能够让暑假“第三课堂”为孩子赋能,而不是浪费光阴,这其实是社会各方面都要思考的现实问题。对家长来说,大部分都会继续上班,而没有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社会培训机构又往往良莠不齐,追逐利益是其主要目标。笔者以为,在暑假里各种公益组织以及志愿者开展的活动应该撑起整个假期,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知识海洋的乐趣,实现暑假的完美过渡。
暑假“第三课堂”为孩子赋能,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志愿者以及志愿组织的力量,让其能够按照孩子的实际需求,开展多彩的暑假活动,动员孩子参与其中。举例来说,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都会有一定的公共活动场所,将孩子们汇聚起来,灌输安全常识,阐述有趣知识,进行精彩活动,这不仅能够减少暑假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懂得安全意识,更是能够增强孩子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前沿和常识,杜绝发生安全事故。有了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参与,带着公益性质,减少了功利性侵蚀,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暑假“第三课堂”为孩子赋能,关键在于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对暑假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没有了课堂上的压力和紧张,也不应该再次沉浸在题海战术中,而是应该充分释放其天性。所以,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才是核心。比如开展手工技能课程,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走访敬老院活动,让孩子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走上街头指挥公共交通,充当一个小小志愿者。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充满新奇的,都具备着特定的趣味性,而当他们完成每一项活动之后,又注定会增加该领域的知识储备,这无疑就能够为每个孩子进行有效赋能。
暑假“第三课堂”为孩子赋能,更需要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暑假中,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注定会有不同孩子的不同诉求。有的孩子喜欢手工课程,有的孩子喜欢音乐课程,有的孩子喜欢体育类课程。这就需要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不同的精彩课程,唯有如此,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对于暑假时光来说,看似漫长,其实短暂。正如诗词中表达的那样,唯有珍惜这段时光,动用志愿力量,举办特色活动,进行区别对待,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成长,不虚度光阴,这就足够了。(作者 刘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