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才根,男,1934年10月出生,原嵊州市绸厂退休职工,中共党员。
“行!我们会照顾好她的。”为了一句20年前的承诺,施才根夫妻俩开始默默关注“那一边”,无怨无悔地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施才根今年81岁,老伴俞菊珍68岁,家住嵊州市剡湖街道工农社区。夫妇俩与三门越剧团退休的81岁陶玉香相隔一条马路。两家人素昧平生,但这对夫妇把自家4楼的阳台当作了望台,因为一句承诺,20年来无私关爱、照顾对面的孤寡老人。
一句嘱托,结缘两家人
陶玉香年轻时是浙江省三门县越剧团的骨干,曾执导多部优秀越剧作品,深受学生爱戴。1985年,陶玉香退休,跟随丈夫回到嵊州,仍为当地越剧事业奉献力量。不料1990年,老伴突发脑溢血去世,陶玉香深受打击,加上膝下无子,亲戚又都在外地,老人独居,心情低落,身体每况愈下。
当时,陶玉香有位学生就住在她家对面,常常上门看望、照顾陶老师。后来,这位学生举家搬迁,临行前,无意间对施才根、俞菊珍说:“你们帮我多关照一下陶老师,可以吗?”
“行!我们会照顾好她的。”施才根、俞菊珍夫妇一诺千金,两人从此便对陶玉香特别上心,成了陶玉香的义务“保姆”。
“答应了,就要做到!”因为一句承诺,施才根夫妇与这位非亲非故的老人开始交往,两家人上演了一段没有亲情胜似亲情的温馨故事。
陶玉香家所有琐事,施才根都揽在身上,修小家电、补屋顶、通管道……跟照顾自己家一样。有一次,陶玉香外出不慎摔了一跤,施才根夫妇就跟陶玉香约好:万一外出,一定要通知他们。夫妇俩还彼此约定:手头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都必须放一放,先陪陶玉香出行。
“陶老师到我们社区来,不管大小事,每次都由施才根夫妇俩作陪,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工农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践行承诺,融成一家人
几年前的一天中午,陶玉香突然感觉一阵胸闷,急忙抓起电话机,拨通了施家的电话。这天只有俞菊珍一人在家,她一听电话里陶玉香急促、轻微的声音,拖鞋都来不及换,就从家里冲出来。喊人、拨120、送医院、办住院手续……
“幸亏你们家属发现及时,迟一分钟,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以为,一脸着急的施才根夫妇是陶玉香的亲戚,出院的时候还郑重地叮嘱:冠心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较大,要随时提防。
闻此,施才根夫妇俩觉得必须时刻关注陶玉香。从此,施家的阳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了望台”。
每天一早,夫妇俩在自家阳台上观察对面一楼陶玉香的起居。为能看得更清楚,施才根还专门砍掉了那些遮挡视线的枝丫。陶玉香每天的作息时间,夫妇俩掌握得一清二楚,一看到陶玉香自己动手洗衣服、洗头什么的,俞菊珍就会迅速赶到陶玉香家:“你有事,就拨一下电话呀,干嘛自己动手?”说着,就挽起衣袖抢过活儿……
施才根还亲手在陶玉香家门口安装了一盏灯,这盏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他们夫妇与陶玉香之间的信号灯:晚上灯不亮或早上还亮着灯,就说明陶玉香身体不适了……不仅如此,施才根还要陶玉香把民政局提供的专线救助电话同时接到他们家,这样,只要陶玉香在家按一下键,施才根家的电话也会随之响起,夫妇俩可第一时间赶到陶玉香家。
注重细节,温暖老人心
记者看到,陶玉香老人的住处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灶台边上贴着有关饮食禁忌的画报,内室则挂着丈夫写的“真、善、美”几个大字。
说起施才根夫妇20年来的照顾,陶玉香感激不尽。“要是没有他们,我很难生活下去。”在陶玉香看来,施家夫妇的照顾,不仅是在生活上提供了帮助,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人老了怕孤独,没有人说说话,很难受,好在菊珍常常陪我聊天。不过这么多年麻烦他们,真是过意不去。”陶玉香说,她对夫妇俩有太多亏欠。
“这么多年,都是他们对我细致入微的照顾,让我的晚年很幸福。”采访时,陶玉香老人拉记者到她家里,介绍起一个个几乎已经被平淡生活掩盖的细节。
家门口水槽边的一根水管,是施师傅特地为老人接的,因为原先家里的水管不时要停水;房外的一间女浴室,施师傅专门改造成了一个小卫生间;老人房内有一个痰盂,施师傅特地做了一个木制座便器;房外石阶多,老人侄子修了一些铁栏杆,施师傅担心不够牢固,又在每根杆子下面浇了水泥墩……
“我哪辈子修来的福,让好心人花这么多的心思。”提起这些日常生活琐事,陶老师热泪盈眶。一旁的施才根笑道:“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给别人一点帮助,我们觉得很充实、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