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丁永春,男,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新昌县城西派出所社区中队中队长。
事迹简介:
1989年警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1998年3月调到城西派出所担任凤山社区片警工作。从此,他把社区警务工作当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为了做好社区基础工作,他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就是扎根社区,把自己融于社区居民之中,他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开展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的入户调查走访工作。除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根据居民生活规律,你休息我上班,他经常加班加点,利用中午和晚上以及双休日的时间进行入户走访工作。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总结出了赢得民心“十二法”,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他设计了流动人口的“三三制”多维立体管理模式:即推出“三条”措施、建立“三支”队伍、实行“三项”服务。利用白天检查,晚上清查等方法,对凤山社区的外来人员做到来、去情况都掌握。
获奖荣誉:
全国优秀公安派出所民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绍兴市模范人民警察
人物通讯:
责任的重量
片警,少了些威风,多了些碎杂。然而,片警同样能显出其特有的“威严”—— 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中无私。
丁永春向居民宣传安全知识
他是新昌县一位平凡的民警,平凡得像我们脚下的泥土和沙粒;在新昌县数百名警察中,他没有特别的标识,与其他警察有区分的,只有他的警号。
他也有不平凡之举:由他首创的两套管理方法在公安系统中非常有名;他独创的服务社区“三三制”工作法在浙江省公安系统社区民警中推广,被《人民公安报》评为“每日一星”;他总结的赢得民心“十二法”在《人民公安报》上刊登,在全国公安系统中作为典型推广。
他叫丁永春,新昌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凤山社区片警。
今年5月,丁永春作为浙江省基层派出所民警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并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
他珍惜头上那片日月,那是警徽折射出的辉光。警察的风范浸泡他风霜的岁月,片警岗位刻下他成就的年轮,警民关系的纽带织出他警风的锦缎,那是他心系人民责任的重量。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片警”,是群众对社区民警的一种简称。它是警察中最基础、最平凡、最繁杂、最辛苦的一个岗位。丁永春1989年从警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1998年3月在新昌城西派出所担任凤山社区片警工作。
丁永春的管片在新昌县城西南的凤山社区。这个管片地区是城乡结合部,又建有羊毛衫兔毛市场和建材市场,3600多户常住户,辖区内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出租房多,管理难度大。
刚开始,居民们对他不了解,他去家访时,许多人投向他的是那种带防范的目光。他便在居民们外出散步、买菜的时候,跟他们聊天,主动介绍自己。有的夫妻白天都在附近市场经商,他就根据他们的经商规律,你休息我上班,加班加点,利用中午和双休日时间下片,进行入户走访。没多久,发生在社区的一件事让居民真正从心里接受了丁永春。
有一次,辖区内的老王和老陈两人,因为小事争执起来,性格火爆的老王抓起柜台上的一瓶饮料,向老陈扔了过去,正好击中老陈的脸部,老陈当即鼻子血流不止。丁永春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后,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通过调解协商,决定不追究老王的责任,只要求老王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老王愿意赔偿,但他正在进货,需较多流动资金,因此手头紧张,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金。
丁永春认真听了老王的诉说后,考虑到老陈的实际情况,如果老王拿不出钱,老陈有可能认为老王是故意赖账了,那么前期的调解工作又将前功尽弃,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丁永春决定自己出资先帮老王垫付一部分医药费。当丁永春向老王说了想法后,老王惊诧得说不出话来。在进完货资金周转过来时,老王立即将钱还给了丁永春,紧紧地握着丁永春的手说:“丁警官,你是个好人,更是个好警察。”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群众,大家都赞叹不已。一位大妈说:“看来,这个警察对咱老百姓真有感情。”
说到“片警”,人们也许不会忘记上世纪一部电影《今天我休息》里的民警马天民,每天骑着破自行车,出没在居民区里。可同为“片警”的丁永春,却常年步行穿梭在社区巷弄间。“片警”管的都是不大的事,然而他付出的都是一片真情。
凤山社区的老俞有个精神病儿子,还有个年幼的孙子。几年前,儿媳跟着别人出走了,老伴气得病倒了。年事已高的老俞,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起先,老两口走进走出,跑上跑下,为生活奔波,但时间一长,陷入了困境。当丁永春在走访中了解到老俞一家的情况后,就主动承接了老俞的家务事,还跑民政局、社保局、街道、社区为老俞一家办理了低保手续。在丁永春的奔波下,孙子上学、看病问医的事也得了有关部门的帮扶。
小区里一户居民婆媳关系不和,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还差点动了手,婆媳俩都信得过丁永春,便找他来评理。有人悄悄劝他:“婆媳之间吵架,都是些家庭麻烦事,这些事都要管,还不累死了?”他说:“人家找到我,是对咱民警的信任。”丁永春先把婆媳俩分开,为每人泡了一杯热茶,让她们彼此消消气,再分别倾听她们的“投诉”,尽管都是些家长里短,都是些芝麻绿豆小事,丁永春却听得十分耐心,她们说累了,他才开始进行说服调解,连中饭也顾不上吃。直到下午3时,在他苦口婆心劝解下,婆媳之间的矛盾终于得到了化解。
作为一名“片警”,丁永春深深懂得家庭是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丁永春常说:“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富,丁永春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丁永春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赢得民心“十二法”,受到上级好评。
这些年来,丁永春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即便是休息日,他也交待居委会干部“有事打我手机”。为了做好社区基础工作,他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就是扎根社区,把自己溶于社区居民之中;他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开展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的入户调查走访工作。除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根据居民生活规律,你休息我上班,经常加班加点,利用中午和晚上以及双休日的时间,进行入户走访工作。社区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阳台上堆放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他向辖区居民公布了自己联系方式,拉近了民警与居民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