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七夕节”前夜,在以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字少游)命名的“少游文化中心”大剧场内,高邮市三垛镇第六届“秦观故里话七夕”文艺晚会开演,从《诗经》的“君子好逑”、传说里的“鹊桥传爱”,再到本地百姓泪别“好医生”,从古时候的男女情,再到新时期的真善美,一批身边好党员、好干部、好医生,被搬上“七夕艺术节”的舞台,用“乡贤文化”演绎了水乡古镇的文化自信和精神风貌。
秦观故里话七夕文艺晚会演出现场。庄文斌 李文朝摄 图片来源:扬州日报
一句诗词催生一个节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千年佳句,而秦少游的故乡就在高邮市三垛镇。
一句诗词催生一个节庆。2012年,三垛镇组织“七夕联谊会”,组织了十多对不同婚龄段的幸福美满家庭进行联谊座谈,畅谈美好生活,共叙美满姻缘。同时,还在少游村开展了“共植爱情树活动”,小舞台、小活动彰显“七夕”内涵,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3、2014年七夕,三垛镇在少游文化广场举办了两场文艺演出,观众多达2000多人。2015年“少游文化中心”建成后,文艺晚会从广场移至剧院,演员阵容、节目档次、灯光舞美大幅提升,节目形成“音诗画”相融、雅与俗共赏的独特风格,既接地气,也有档次。众多领导、乡贤嘉宾应邀前来观摩。
秦观故里话七夕文艺晚会演出现场。庄文斌 李文朝摄 图片来源:扬州日报
一位乡贤代言一镇风情
三垛镇是里下河水乡古镇,由三垛古镇与二沟、武宁、司徒“四合一”而成,作为秦少游故里,该镇承先贤文脉,打好“少游”名人牌,充分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少游名人村”建设,重点打造“秦氏宗祠”、“少游纪念馆”等,扩大对外影响力。
三垛镇,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去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三垛镇党委书记杨朝友感叹说,古代乡贤秦少游,成为三垛镇的文化名片和招商名片。如今,机械制造、新能源、消防器材,成为该镇三大支柱产业,消防器材也是该镇传统产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600人就业。不仅如此,当地还有消防器材、饲料加工均“少游”作为品牌。
从少游广场、少游文化中心,再到连续六年的“七夕节”,借助少游文化品牌,提升了乡镇的文化发展软实力。三垛镇文化站在跻身“全国一级站”行列后,又荣获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乡镇文化站中仅此一家。“可以说,风流才子秦少游,让三垛镇名利双收。”三垛镇镇长王勋说。
情景剧《爸爸没有走远》,一名伟大的医生爸爸,即使身患绝症,依旧牵挂着患者,去世后群众细数其感人事迹,让人闻之落泪。图片来源:扬州发布
一段真情演绎一串佳话
秦观故里,情在延续,爱在升华。爱是为民造福百姓的赞赏,是党员干部奉献的力量。
乡村医生杨宝森,48年扎根基层,69岁还坚守在少游村卫生室,为乡亲们把诊问脉。6月10日,杨宝森突然去世,数百名乡亲为其送行。一段情景剧《爸爸没有走远》,以女儿的视角,再现这段“医者父母心”。
一段《故里人间情》诗朗诵,从“好村长”刘尚银到“好医生”陈业祥,从三阳河清澈的波光到茅吴新农村的幸福畅想,秦观故里的变迁,不惊天动地,却千古流芳。
扬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家庆参与此次“七夕”晚会筹划,他认为,三垛镇六年“七夕节”演绎古镇新风尚,做大做强“秦观故里话七夕”这个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充分激活和展示出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起到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 影响人的积极作用。(扬州日报 通讯员 王平 文朝 记者 胡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