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扬州古老的化妆品品牌“谢馥春”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年)。它曾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大奖。“谢馥春”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谢家人的努力付出和良好家风分不开。“谢馥春”第六代传人之一——谢锡安介绍,从第一代创始人谢宏业到现在,祖祖辈辈、子孙后代都秉承着“助人为乐、以德立家”的家风,恪守祖训。
【脚踏实地、处处留心】
“戴春林”的工人来买料
药材铺的小学徒看出了制香料的门道
70岁的谢锡安,她精神矍铄,翻阅着有关“谢馥春”的记载和材料,感慨万千。
谢锡安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上世纪40年代末出生于谢家巷6号,大半个世纪一直生活在琼花观社区附近。谢锡安为自己是“谢馥春”传人之一而自豪。“‘谢馥春’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国化妆品业的始祖之一,从过去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凝聚了一代代人的辛勤汗水。”
早在儿时,谢锡安常听祖辈父辈讲述有关“谢馥春”的故事。“杭州胭脂扬州粉”,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然而最早的“扬州粉”并不是指谢馥春,设立于明崇祯年间的戴春林香粉店和之后的薛天赐香粉店占领着扬州最大的香粉市场,名气也最大。“谢馥春”香粉铺出现在市场时,已经是在清代道光10年了。
一个药材铺的小伙子原本和香粉店根本搭不上边,就因为戴春林香粉店的工人常常在他所在的药材铺里买药材制香料,一来二去,聪慧的他居然看出了制作香料的门道,之后便决意创业开店。这个年轻人便是谢馥春的创始人谢宏业。
【耐心钻研、用心做事】
懂草药的他将香粉与医药结合
“谢馥春”从名不经传到后来居上
关于“谢馥春”的名字,还有段小来历。谢锡安笑言,自家姓氏“谢”,汉语中有凋零衰败之意。俗话说,花谢了就不香了,化妆品需要给人香气逸人的感觉,故“谢”与化妆品家业是矛盾的。于是,谢宏业想到“馥春”二字有恢复春天的万紫千红,馥郁芬芳和青春永驻之意,便取店名为“谢馥春”。
据介绍,“谢馥春”香粉店最初设在扬州城南下铺街上。因为本钱不多,店铺是租赁的,门面很小,当然不能与名声赫赫的戴春林、薛天锡“称兄道弟”。谢宏业原是药材铺的小学徒,经营过中草药材生意的他,对中草药材有些研究,便巧妙地将香粉与医药卫生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将麝香、冰片等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推出的粉(鸭蛋香粉)、油(桂花头油)、香(香件),被称为谢馥春‘三绝’。”谢锡安说,谢馥春的香粉原料精选广东铅粉与邵伯糊粉坊专门为其加工的石粉、米粉、豆粉,结合时令,选用白兰、茉莉、珠兰、玫瑰等鲜花,再加以适量冰片、麝香,制成既有花香又有保健作用的各种香粉。还在包装上也作了一番改进,上等香粉用缎面绒里的锦盒、锡盒,盒子有圆形、方形、海棠形,盒面刻有龙凤图案,庄重典雅,美观大方,大受顾客欢迎。
谢宏业头脑灵活,也很用心。当时高价聘请香粉制作师傅,增加化妆品品种、把店铺搬到人流量大的市口,这些营销方式在现代人看来比较成熟。由于产品有很多层次,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谢馥春”的香粉后来居上,非常畅销,渐渐超过实力最强的戴春林。
【重在传承、贵在坚持】
避难不忘、不弃祖业
第二代传人重回扬州开新店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扬州,“谢馥春”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危机。谢宏业舍不得家业,便让妻子戴氏带着儿子谢怀、侄儿避居扬州东乡仙女庙,自己则守着店铺不走,不久竟死于乱兵之中。
谢锡安说,仙女庙是扬州东乡大镇,交通便利,商业繁盛,是南方木材和里下河粮食的转运中心与集散地。于是谢怀先后在仙女镇开了两爿谢馥春香粉店,生意颇为兴隆,很快成了镇上的富家。同治三年,谢怀回到扬州,老店重开。
这时,戴春林、薛天锡已相继停业,谢怀抓住这个机遇,在最为繁华的辕门桥口新开了谢馥春香粉店,楼上楼下房屋十多间,门面也扩大多了。戴、薛两家老店停业,谢家便将戴、薛两家有经验的老师傅招进店来,谢家更是如虎添翼。加之谢家又占据了一个极好的黄金市口,谢馥春生意更加火红,日进万金,几年时间便积累了大量资金,成为扬州香粉业一花独放的霸主了。
【乐善好施、爱国助民】
不计钱财得失独资修路
这才有了今天的“谢家巷”
谢宏业去世,妻子戴氏在躲避战火多年后,辗转回到扬州重整旗鼓,并在扬州东圈门外的“瓦匠营”购地数亩,建起谢家大院,既做作坊,又当住家。
“助人为乐是咱们谢家家风的一个‘闪光点’!”谢锡安说,谢馥春关注国运民困,广为善事,广结善缘。谢家大院之外,本为一条泥土路,每逢雨雪天气,泥泞难行,戴氏不顾其他家人的反对,决意独资修路。她说,自古善有善报,为人在世,宜积德行善,这个巷子修了,于己于人都方便了,不必计较钱财才是。这就是后来扬州人所称的“谢家巷”。“谢馥春”几代人在苦心经营的同时,都不忘积善行德、造福乡里,不但把巷子修到了薛家巷,还一直修到东圈门。
印制“米票”赈济乡邻
第四代传人为抗美援朝购置战机
逢饥荒之年,谢馥春总是印制“米票”赈济乡邻,开设粥场接济灾民,并于四时免费发放“紫金锭”、“百草水”、“老鼠油”等常用药物,用于避污秽、止晕厥、治疮疖、疗烫伤等。
“谢馥春”传人们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心系国运,大军渡江捐万担公粮。解放初,第四代传人谢箴斋更是为抗美援朝捐资购置战机。谢锡安说,目前谢家已有七代人,子孙后代都有善心,生活中见到别人遇到困难都愿意慷慨解囊。
【坚持本真、抗议到底】
商标官司直至北洋政府
赢了中国第一宗商标官司
谢锡安听祖辈们提起,清末,戴春林、薛天锡香粉店先后歇业,改变了扬州香粉业的格局,由三足鼎立变成了“谢馥春”一枝独秀。残存的小香粉店无法抗衡,纷纷干起了假冒伪劣的勾当。
“谢馥春”为防假冒,便用毛竹设计出“五桶”商标,象征五路财神临门,大吉大利。由于当时没有商标法,毛竹到处都有,扬州城很快出现了许多“五桶”商标的店家。“谢馥春”向官府申诉,于是官府下令各家禁止冒用“五桶”商标,“谢馥春”大为欣喜,并张贴告白:“本店城内仅此一家,此外并无分铺,请认清辕门桥谢馥春老铺‘五桶为记’商标,庶不致误。”告白张贴在店堂十分醒目的地方,引起顾客的注意。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短短时间扬州城陆续出现“射馥春”、“塮馥春”、“谢复春”、“老馥春”、“大馥春”等十三家香粉铺。“谢馥春”愤然将他们告上地方司法部门直至北洋政府。民国四年,大理院判定:“十三家店铺具结悔过”,任何店家不得冒用“谢馥春”牌号。这样,“谢馥春”打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宗商标官司。
谢锡安感慨,有着“中华老字号”称号的“谢馥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前进与以德立家的好家风也是分不开的。
【以诚经营、以德立家】
百年品牌经久不衰
劣货不卖、卖货归真、真不二价、价不欺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洗礼,“谢馥春”传至第三代人时已是江河日下,经营惨淡。
“后来家族企业的接力棒就传给了我的祖父谢箴斋。”提起第四代传人——谢锡安的爷爷谢箴斋,中国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谢箴斋肩负着重振谢家几代人创业的重担。谢锡安介绍,他在后人看来天性聪颖勤奋,极具创新精神。
据回忆,谢箴斋十岁起便在厂里帮工,十三四岁就掌握粉、油、香品的制作工艺,而且开始生意应酬。从1905年开始,17岁的谢箴斋正式接管“谢馥春”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谢锡安坦言,祖父谢箴斋没出过洋,想法却格外新,家里祖传下来的化妆品以前都是中药制成的香料,他却颇具创新地引入法国香精。经过对传统工艺的改造,谢馥春的鹅蛋粉不但缩短了制作时间,还在香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同时代的产品工艺比较,已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化水平,利润自然大幅提高了。
谢箴斋让谢馥春“起死回生”,还依靠新工艺制成的鹅蛋粉和香件两样“名牌产品”,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声。谢锡安介绍,“谢馥春”历代传人,一直遵循“劣货不卖、卖货归真、真不二价、价不欺人”的经商之道。故而“谢馥春”香、粉、油产品,历经百年经久不衰。(扬州文化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