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要求:“无绳不遛狗,及时自清宠物粪便。”为了应对饲养宠物带来的难题,记者采访发现,市区各社区纷纷行动起来,既引导居民文明养宠物,同时还提供各种“方便”;更多的宠物主人引领文明时尚,牵绳遛狗、为大型犬戴嘴套、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等,成为合格的“文明有礼”扬州人。

文明收养流浪犬。图片来源:扬州晚报
【社区积极引导】
小区设宠物便便箱
志愿者及时增添便纸
连福社区的联谊花园是拆迁安置小区,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居民越来越多。为引导居民文明养宠物,今年春天,社区在小区三个苑设立了8只宠物便便箱。
年逾花甲的郁文虎大爷是连福社区的一名志愿者,而今年他又多了个“头衔”——宠物便便箱“箱主”。据郁大爷介绍,联谊花园有宜福苑、宜泰苑、宜康苑三个苑。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居民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公共问题也比较突出。
遛宠物带来的最大难题是“方便”。今年4月,连福社区购买了8只宠物便便箱,由郁大爷带领志愿者安装在联谊花园三个苑的主干道旁。该箱有半人高,里面摆放着用废旧报纸裁成的长方形便纸,宠物如产生粪便,主人可取出便纸将其抓进附近的垃圾桶内。
郁大爷告诉记者,便纸由每天值班的志愿者负责裁剪、检查、添加。安装3个多月来,位于宜康苑的便纸使用最快,因为该苑居民最多,饲养宠物的也相对多一些;同时,主干道上如今几乎看不到宠物粪便,达到了《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的要求。
社区举办“爱宠秀”
倡议遛狗“带好一根绳”
为倡导居民依法、文明、科学养犬,文昌花园社区今年春天设立了“‘小鬼当家’——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区”微创投项目。
一个多月前,文昌花园社区举办了一场大型“爱宠秀”,其中有宠物犬才艺表演以及人犬互动等节目。值得一提的是,举办“爱宠秀”的同时,还成立了文明养犬宣传队,现场为宠物主人及观众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1000多份,倡议居民出门遛狗做到“带好一根绳、一只袋”。
另外,文昌花园社区特邀专业的宠物医生,为居民们普及宠物犬喂养、防疫等方面的知识;发放200多根遛狗绳,以规范遛狗行为;社区还与小区物业、业委会联合召开文明养犬专题会,对流浪犬的处置办法进行了商讨。
文昌花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宠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社区要引导居民按照《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要求文明养犬。
【居民积极遵守】
收养流浪犬显爱心
文明养犬更要点赞
连福社区的侍小林与文昌花园社区的陈建跃,先后分别收养了两只流浪犬,他们用了许多办法文明养犬,以免对邻居及环境卫生带来麻烦。
年逾花甲的侍小林原来没有养狗的爱好。两年前,他的女儿在路上捡了一条白色的中华田园犬,由于自己没时间照顾,便交给了父母“代养”。侍小林首先考虑到养犬不能影响邻居。为此,他将车库清理干净,同时在车库门上加装了可对开的隔离栏,车库门打开后,田园犬可以透气但无法“逃”出。此外,他今年又在隔离栏上加装了木板,防止其“跳”出。
今年59岁的陈建跃家住文昌花园东大门附近。两年前,他在路边上看到一条流浪的吉娃娃,他心生怜悯,便将它抱回家。陈建跃专门定制了一只狗笼将其关进去,然后放在车库里饲养。陈建跃说,吉娃娃虽然身材短小,叫声也不大,但他出门遛它时还是将狗绳系好,主要防它与他人“套近乎”。同时,他还随时带着卫生纸。
陈建跃表示,《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要求“爱我家园”,爱动物是好事,但也要讲文明,养宠物的人尤其要记住“换位思考”。
自带塑料袋小铲刀
防狗咬人为它套上嘴套
家住城北上方寺路的柳女士,每次出门遛狗,都会用绳子牵着宠物狗,且手上拿着塑料袋和一把小铲刀。“狗狗出门有时会受到惊吓,套上牵引绳,防止吓到路人;小铲刀和塑料袋是给狗狗收拾大便用的。”柳女士有时下班较迟,晚上10点多才带狗狗出来散步,但装备还是一样不少,狗狗不管在哪里大便,她都是及时清理。她说,“文明是一种自觉行为,不能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带来不便。”
家住梅岭御河苑小区的王先生养了一条中华田园犬。前几天王先生带狗狗散步,邻居和他打招呼时,狗狗突然冲邻居大叫,邻居吓得避让。第二天,王先生赶紧到宠物诊所,为狗狗买了嘴套。王先生说,夏天狗狗脾气容易暴躁,出门散步的人衣着都很单薄,有的人看到狗狗会畏惧。给狗戴上嘴套,怕狗的人看到也就不会怕了。
“扬州市民文明养宠物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玉器街心动宠物诊所宠物医生周强说,他接触的宠物主人,有的为防止宠物乱叫扰民,甚至会带宠物前来做消声手术。“由于猫的繁殖力强,几个月就到发情期。那时候它会整夜叫唤,打扰邻居。很多养猫的人,也会来给猫做绝育手术。我们诊所一个月能做10多例。”
流浪狗猫危害社会
文明养宠包括不离不弃
照顾好自己的宠物是本分。在扬州,还有一群文明养宠志愿者,他们通过救助流浪宠物,并组织公益领养,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养宠。
网友“大梅”是其中的一员。前年,本报曾报道,翠岗新村对面一只流浪狗被车撞了,狗狗拖着病腿过马路,到人多的地方求救。“大梅”和几个好心人看到网友发的照片后,立即前去,把狗狗带到宠物医院治疗。而这只是他们救助中很平常的一幕。
“大梅”义务从事宠物救助12年,个人救助的流浪狗就有上百只,现在家里还养着9只狗。为了救助流浪狗,她和一群爱心人士建立了爱宠一族微信群。不但积极救助流浪伤残的狗狗,还建立了收养基地,给流浪狗一个稳定的家,“目前,我们主要救助伤残狗狗,救助回来后给它们看病,打疫苗,做绝育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大梅”和伙伴们还经常组织公益领养活动,将救助回来的狗狗治好后送给爱心人士领养,同时传播文明养狗知识,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养狗。
“善待宠物,不离不弃也是文明养宠的一个部分。”因长期参与救助流浪宠物的活动,周强认为,文明养宠还应包括不离不弃。有的宠物被遗弃,成为流浪狗、流浪猫,便会影响城市环境,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救助流浪宠物意义很大,这些爱心人士更值得点赞。
【记者手记】
换位思考
“换”来文明
文昌花园社区的陈建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养宠物的人尤其要记住“换位思考”。记者从内心为他的这句话点赞。
《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要求:“无绳不遛狗,及时自清宠物粪便。”这个要求点中了养狗的两大重点,其一是安全;其二为卫生。陈建跃说,他自己在路上行走,如不小心踩上宠物粪便,心里肯定很恶心,也会骂宠物主人;另外,他遇到未系狗绳的宠物犬,更会离得远远的。因此,当他出门遛吉娃娃时,必须带上卫生纸、为它系上狗绳。这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本篇报道中所提及的文明养宠物的居民们,无一不是“换位思考”的宠物主人。他们无论是因为喜欢而养宠物,还是因为爱心而收养流浪猫狗,都抱着一颗文明之心。正因为有这么多“换位思考”养宠物的人,才让扬州成为大爱之城、文明之城。
【他山之石】
看看这些地方 如何文明养宠?
1.小区设“宠物公厕”
有位网友在微信公众号介绍,他家小区设有“宠物公厕”。这样的公厕,就是在草坪边上圈出一小块地,铺上沙土,立块牌子,既给宠物排泄提供了专门的地方,也为保洁员清理带来便利。
2.小区建“宠物乐园”
浙江萧山有家小区建了个“宠物乐园”。该乐园四周有一圈围护栏,主人可集中在栏内遛宠物;栏外周边设有宠物清洁区,提供一次性手套和便便回收袋,主人可将宠物排泄物置入垃圾桶内。
3.成立“萌宠俱乐部”
浙江一家社区牵头在小区成立“萌宠俱乐部”,小区业主自发推选负责人1名,工作人员4名,制定《文明养犬公约》,自主管理小区内规范养犬事宜。同时邀请宠物医院专业医生担任顾问,引导大家文明养犬。(扬州晚报 仲冬兰 刘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