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文化馆_中国文明联盟网站徐州站

首页 > 乡风文明 > 正文

诵经典 学礼仪 传文化 一群人的乡村“国学班”

来源:徐州文化馆 发布于:2015-02-12

  

 孩子们正在“国学班”上课。

  2月7日,周六。朗朗读书声,又一次从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大新庄村国学班的教室里传出。

  张广会站在玻璃门外,静静听着。冷风袭人,他竖起衣领,但并没有推开门,生怕打扰了孩子们。

  教室里,48名学生仰着头,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讲台上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年轻的脸上仍带着几分羞涩,眼里是因为熬夜备课生出的血丝。

  “三个月了。”张广会感慨道。靠着这些捐赠的图书和镇村资助的设备,凭着他和五名大学生村官的满腔热情,还有那位义务督学的老党员,乡村“国学班”就这样一期期坚持下来了。

  传统文化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心中,渐渐扎下了根。

  农村太需要教育平台

  张广会是铜山区马坡镇组织委员兼工会主席。

  三个月前,他和大新庄村的村干部商量,现在国家这么重视国学教育,咱能不能把村会议室改成教室,利用周末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学习传统文化?

  村干部一致同意。

  “村里的劳动力全在附近企业或外地打工,一到周末,孩子没人管,大点的去网吧,年龄小的满村跑,如果有个地方让他们学习,家长工作起来更安心。”张广会说。

  于是,村里出资买了投影仪和空调,在会议室的墙上挂了一块大黑板和“礼义仁智信”几块牌子,镇工会资助了两台电脑,“大新庄村国学班”就正式开课了。

  第一堂课来了150多个学生,全镇12个村都来了人,张广会始料未及。“没想到会来那么多人。农村太需要教育的平台了。”他说。

  那节课,他准备了两天,在台上讲了一个半小时,30多名家长站在后面听完了整堂课。后来由于场地有限,第一个学年只能收四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最终确定在50人。

  三个月来,这50个孩子,没有一个人缺席。

  文化能改变孩子的心灵

  老党员赵翼民是大新庄村关工委主任。

  当初,听说村里要成立“国学班”,75岁的他第一个站出来“请缨”:“我给他们开门锁门。我还能教书法呢。”

  此后,每个周六,老赵不到8点就来到村委会,打开会议室的铁门,开一会儿窗透透气,然后打开空调,等着孩子们来。

  他说,前几年,自己跑得还快些,整天从网吧往外“赶”小学生。马坡镇中心小学有个五年级的学生,被他从网吧拖出来好多次,每次看见他就老远躲开。后来这个学生上了“国学班”,有一天早晨遇到他,突然跑过来说:“赵老师,谢谢您。”

  那一刻,他心里的感动,难以言状。

  “我做了几十年关爱下一代工作,现在才发现,只有一种力量能真正改变孩子的心灵,那就是文化。”老人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学习的背影,感慨万千。

  和孩子一起成长

  鲁小龙是马坡镇和畅村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村官。

  “国学班”的五名教师,都是镇里的大学生村官,年龄最大的24岁。他们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三篇国学经典。单纯讲解字义并不难,照搬网上的教程也不难,难的是,怎么把这些传统文化和孩子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要知道,其实很多大学生也从没读过《弟子规》,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所以,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鲁小龙说。

  有时,他会故意解开羽绒服的一粒扣子,然后带着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省”:“同学们,既然讲到‘纽必结’,那咱们都低头看看,有没有人纽扣没有扣紧,拉链没有拉好啊?”

  “报告老师,你的衣服没有扣好!”有个女生立即站起来。

  “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鲁小龙扣好扣子,做一个抱拳的动作。“现在老师是不是帅多了啊?你看,有时候咱们可能注意不到自己的衣服没有穿好,但是别人看见了,就会觉得你这人怎么那么邋遢呢?所以啊,以后出门前大家一定要检查一下衣服有没有穿好,好不好?”

  “好——”孩子们一边忙着检查着装,一边齐声回答。

  每周六是难得的沟通机会

  赵松龄是大新庄村党支部书记。

  过去,村委会周六并不上班。自从“国学班”开课以后,每个周六成了正常工作日,村干部都主动来上班。无意之中,“国学班”搭起了一个干群交流的平台。

  “村里的中青年每天都忙着打工,有些村务要协调,很难找到人。后来发现,每周六他们送孩子来上课时,是个难得的沟通机会,于是村干部都早早来到办公室,碰到家长就顺便开展工作。”赵松龄说。

  现在,大新庄村综合服务中心的远程教育设施和电子阅览室都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帮手”。镇工会还资助大新庄村建了一个“传统文化”主题书屋,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了300多本图书。

  这个周末,张广会买了一些红纸,让每位学生写一副春联,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孩子们知道后欢呼雀跃。马坡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洋抿着嘴笑了,她觉得这可以作为一份新年礼物送给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