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很快就要过去,回望这一年的儿童文化市场,有一个标志性事件让人印象深刻:8年磨一剑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62天,劲收票房9.56亿元。这个成绩震撼了众多家长和动画制作人:原来传统文化大餐找得准精髓,也能赢得巨大的市场回报。(人民网)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国家各层面的职能部门都开始全力贯彻“互联网+”的思维,希望传统的宣传渠道和人才能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继而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化作品。再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来到了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 从《大圣归来》的成功不难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推精品,第二步是懂得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方法。首先是推出精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电影是文化精品最集中的领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电影感染力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受文化界限。然而,在发现中华传统文化是电影市场的处女地后,国人还是未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电影作品实现量产,究其原因还是对于市场的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要获得最广大的影响力,电影文化是破题关键,而要这些根据传统文化改编而成的电影得到中国孩子和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脉络,有自己分明的逻辑链,然而这些文化、故事都有其传播中的不足甚至弊病,那就是不够生动,没有一个较为简单轻松的切入口。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代,取材于传统文化的电影元素必须要在人们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得其精髓并去除一些可能造成理解障碍的次要文化。 传统文化要在当今的市场大行其道,自然要符合大家的公共趣味,引燃话题,并制造新的话题。笔者认为,文艺工作者无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太过着急,毕竟从看电影到读原着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文艺工作者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看到一部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点,继而在这个基础上让人们通读经典,从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如此曲线报国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主动适应人们阅读习惯所作出的创新之举。 其二,来谈谈新媒体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方法创新。在这个领域下,首先的破题关键是亲子互动,在当下做大做活幼儿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很多文艺工作者都已经明白幼儿和幼儿家长是有机融合的两个群体,他们相互影响,只要将亲子互动做的有趣,自然能够满足周末家庭的刚性需求,亲子互动的生活习惯养成后,再将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言之有物,必要的时候要适当降低文化的起点,促成文化下移的实现。在中国,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经典不但是对心灵的一次有益启迪,也是对人们当下生活清晰的指导。坦白来说,经典的新解趣读,能够传达符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人们作出决策,远离迷茫。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急需一大批匠心独具的解读者和新内容的二次创作者。我们大可鼓励一部分群众中来的文艺工作者主动探寻人们的心灵需求,为中华传统文化换上新的包装,适时的将传统文化和音乐、绘画等文艺形式结合,起到1+1大于2的良好传播效果。(袁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