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体系---中国文化馆
潍坊市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体系
2017-01-19 09:36:00
 

  近日,记者从潍坊市文广新局获悉,全市将非遗保护与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一体规划、协同推进,通过搭建非遗传习、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四大平台,实施资源抢救、技艺培训、设施建设、文创衍发四大工程,着力构建非遗名录、设施网络、活态传承和交流传播四大体系,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了项目齐备、设施完善、充满活力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体系。 
  着力构建非遗名录体系。全市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深入挖掘整理优秀非遗项目,对濒危项目开展抢救性保护,对市级非遗项目进行口述史调查和文本归档,建立非遗项目数据库,全面掌握非遗资源分布和生存状态。目前,全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6项、省级72项、市级232项、县级102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8名、市级233名、县级901名,基本构建起了健全完善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着力构建非遗设施网络体系。全市依托政府主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乡村记忆”工程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非遗特色场馆建设,为非遗展示、演出、培训、研究和交流提供更多载体和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17处高标准非遗专题博物馆和300多个非遗项目传习所,建成一批镇、村级非遗展示室,打造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等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在全市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非遗保护设施网络。 
  着力构建非遗活态传承体系。全市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实施非遗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组织全市代表性传承人收徒5000多人,年培训500多人次传承人和业务骨干,举办“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民间手绘年画培训班、潍坊核雕大讲堂等多个项目免费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了传承队伍。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编着校园非遗传承教材,在10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武术教学,每年有近5万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创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5个。目前全市非遗产业项目从业人员达到1.2万多人,年收入80多亿元。 
  着力构建非遗交流传播体系。全市充分利用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大型文化节庆和展会开展展示宣传活动,增强非遗社会认同。积极策划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走出国门到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捷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扩大潍水文化影响力。(潍坊日报)

来源:潍坊文化馆    责任编辑:刘 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