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王玉山)七一前夕,海南文昌,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建党与长征,两个深刻影响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5岁生日的这个夏天,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交相辉映。
95年前,嘉兴南湖的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80年前,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奋进道路。
历史,往往经过时间沉淀后才看得更加清晰:是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有力的领导指挥和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成为引领长征胜利的领导核心。
这一切,正像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所指出的那样:“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理想信念铺就生命的远征
“是什么力量可以让红军用脚走完两万五千里的路程?”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35名讲解员几乎每天都要回答参观者这样的提问——80年前,红军三大主力就是在这里胜利会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一万九千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纵深近1000里的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
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草根。脚趾被冻坏的红军女战士姜秀英,为了跟上队伍往前走,从老乡家里借来斧头,挥斧砍掉溃烂的脚趾……
长征,是地球上一条被鲜血浸透的红飘带。
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在不到50天的时间内,就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时任红3军团10团营长的张震将军生前曾回忆,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团长沈述清牺牲,几个小时后,继任团长杜宗美也阵亡了……
走过万水千山,濒临九死一生。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甚至不知道将来的落脚点在哪里——到底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这支衣衫褴褛的红色队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可一旦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全家9人追随红军、4人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老红军李中权生前回忆,“因为共产党人的口号是‘为劳苦大众求解放’。”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生前回忆,“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
“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张闻天在谈到长征时曾这样说。
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崇高理想,激励着像李中权和唐进新一样的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漫漫征途。无论是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还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他们都始终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
“理想是追求的目标,信念是向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向着党指引的方向走,向着离日寇最近的地方走。崇高的理想,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得到空前迸发。”
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堵,红军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招招妙棋出其不意;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次次攻坚力挽狂澜……他们用英勇无畏的坚定信念,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许多年后,长征中指挥部队飞夺泸定桥的杨成武将军站在泸定桥边,响亮地回答了人们对当年22勇士如何攀着13根碗口粗的铁索跨越天堑的疑问:第一,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命令,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命令;第二,不怕死,不怕苦,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踩到我们脚底下;第三,必胜的信念,我们一定要胜利……
“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只有工农红军才是抗日反帝的急先锋”……80多年后的今天,红军当年在长征路上留下的许多石刻依然清晰。
真诚地相信党,无畏地跟党走。
长征,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远征,理想和信念铺就而成。
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