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官东,1990年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的队员。
我是一个“幸运儿”,能够成为新时代人民海军中的一员。2008年我刚入伍时,是彻头彻尾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却偏偏被挑选成为潜水兵。那时我憋着一股劲,别人游1个小时,我就游2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练。平时训练的日积月累,重大任务的千锤百炼,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具备了扎实的潜水技能和丰富的潜水经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潜水员。
官东和战友们一起参观抗洪抢险英雄展馆。图片来源:武汉文化馆
2012年1月,我调入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潜水分队荣誉室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中央军委授予的那面“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的锦旗和一块块展板,记录下了这个英雄集体走过的征程。“九八”抗洪,一声令下,潜水分队紧急出动,先后转战武汉、荆州、监利、洪湖、嘉鱼,连续60多天奋战一线,排除重大险情93起,演绎了潜水员的绝对忠诚。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长在这样一个有着英雄基因的团队里。
我能被大家认识,源于2015年6月参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行动。在救援中,我和战友们与时间、与生命赛跑,坚持战斗在救援一线,接续搜救,昼夜奋战,潜水分队共下潜58人次,潜水38.5小时,人均日睡眠时间不足2小时。参加救援的官兵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决不灰心,决不放弃!”在危难面前,军人就是老百姓的依靠,军人的字典里只有进,没有退,这就是军人的使命与担当。而在监利的那些天,我和战友每天都被感动着,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真挚感情,感受到深深的军民鱼水情。很多战友都说,最自豪的是“出水后看到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
2015年“东方之星”救援中,官东让出装备舍己救人,由于水压和憋气,他出水后鼻孔出血。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江水浑浊,水流湍急,暗流涌动,障碍物密集,在恶劣环境下开展救援,如果没有两下子,下去就会上不来,更别说执行任务了。只有练就过硬本领,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去。为了攻克体能、技能、心理的三大难关,我们需要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平常训练时,我每周至少进行4次潜水训练,3~4个大气压的不间断加压锻炼,经常参加最低35米的深水训练和各类突发事件的演练,积极主动执行抢险摸排、打捞等紧急任务。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身体、技能与意志的多重考验。也正是这种“魔鬼式”的训练,我们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执行重大紧急任务时,在生死考验面前毫不退缩。
因为这次“东方之星”救援,更多的人了解了人民海军,了解了潜水专业。潜水员是个特殊的职业,每一次下潜都是闯越生命禁区,每一次作业都是与死神共舞。“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潜水员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团队作战。一名潜水员在水下进行作业,会有很多人在水面认真准备、科学指导、现场保障。拴在潜水员身上的每一根气管、每一根绳索都是潜水员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系在潜水员的身上、攥在战友们的手里,也连接到水上每个战友的心里。每一名潜水员战斗的背后都有一个生死与共的团队,潜水员每一次顺利潜入水下、安全返回水面都是整个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穿上潜水衣,官东就是一条水里的“蛟龙”。图片由官东提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危难面前,听党指挥,争下头水,争立头功,早已成为我们潜水分队延续多年的光荣传统。从“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到“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从“东方之星”救援到去年9月我们的英雄学员颜清救人,海军工程大学英雄辈出。几十年来,无形的精神接力棒在一茬茬官兵手中传递,就是源于红色基因的赓续相传、生生不息,源于我们部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和平时期,百姓让我们享受便利、享受优先。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军人就应该面对任务敢于担当,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关键时刻上得去,危难关头豁得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征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海军也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从冲出岛链远海训练到海上维权战备巡逻,从海外撤侨到远洋护航,从国产航母下水到新型舰载战斗机批量列装……今天的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我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感到无比自豪。
官东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现场接受中国文化馆专访。中国文化馆刘鲲鹏 摄
关键时刻上得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官东时刻勉励自己塑造“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图片由官东提供
新时代,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我愿不忘初心,矢志拼搏、苦练本领,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争当“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作者:官东)
-
( 2018-11-06)
-
( 2018-11-03)
-
( 2018-11-01)
-
( 2018-10-30)
-
(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