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福利激活文明力量 文化律动编织城市新未来---中国文化馆
武汉:文化福利激活文明力量 文化律动编织城市新未来
2017-12-27 09:09:00
 

汉口江滩的“美好未来”雕塑边,从白天到夜晚,总会聚集大批人潮。大伙儿纷纷和亲密祥和的“一家三”口合影留念,在镜头前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绿色圆环,镜头还可以轻松捕捉到江对面正在一点点长高的绿地中心,大江与城市共荣共生的画面瞬间定格。今年来,武汉江滩坚持以文化为基石,在传承中汲取现代文化,在创新中弘扬生活品质。走进武汉江滩,无处不在的文化律动,正在为江城的百姓编织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奉献丰盛文化福利

江滩大舞台成为市民享受文化大餐的重要阵地 图片来源:汉网社区

  市民老罗是汉口江滩的常客,每天晚饭后,他都会和老伴来江滩散散步,看一看江滩大舞台又上演了什么新节目。

  汉口江滩中心广场上的江滩大舞台,每当周末或节假日的傍晚,华灯初上,就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台上演员们载歌载舞,台下男女老幼尽情享受着免费的文化大餐,而每周两到三场露天电影,也让很多人找回童年的记忆。

  今年国庆之夜,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厉害了我的国”大型主题系列活动中,江滩大舞台成功出镜,以市民当天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江城人民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的良好精神风貌。

  武汉江滩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两江四岸的建设规划,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新建、改造升级、健全改善,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临江步道、三峡石广场、星光大道、知音号、江滩生态湿地等正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为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搭建更多场地和平台。

  今年7月16日,第43届武汉国际渡江节火热开赛。渡江节期间,组委会专门邀请参加横渡长江方队的外地选手参观了位于汉口江滩的横渡长江博物馆。

纪念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的渡江博物馆2016年正式开馆 图片来源:汇图网

  横渡长江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横渡长江为主题的博物馆,采用苏式建筑风格设计,外观大气又具立体美感。对于这座江滩中轴线上的城市新地标,参观者们纷纷点赞,“将渡江精神视作魂魄,独一无二。”

  在博物馆附近,一艘雄伟的舰艇静静地停泊在水面,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艘艇名为7.16艇。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最后一次畅游长江,乘此艇检阅第11届横渡长江活动,后该艇被命名为“66-7.16”艇。2009年,武汉市决定每年横渡长江活动定在7月16日举行。66-7.16艇退役后,经武警总部批准,湖北省武警总队将艇捐赠给武汉市。为弘扬渡江文化,在汉口江滩修建716艇陈列平台,以作纪念。

  如今,三阳路渡江起水平台、中华路下水平台、南岸咀竞渡起水点的建设同步推进。伴随着武汉江滩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市民越来越便利地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福利。

城市雕塑亮点纷呈 铭刻城市发展印记

  20日,游览汉阳江滩的市民会发现,一组以关公洗马为主题的雕塑正在实施安装。

  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洗马洞在禹功矶上游。”洗马者,关公也。当年关羽驻兵汉阳,在晴川遛马,在江边洗马,所以现在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到禹功矶的位置,叫洗马口。

  正在安装的这组雕塑,充分还原了当年关公洗马的场景。赤兔宝马腾空跃起,关羽含笑伫立,魁梧高大、不怒而威。整组雕塑细节生动、充满力量,既与周边环境的历史文化韵味相协调,又不失灵动。

武汉江滩码头文化雕塑群像 图片来源:ZOL论坛@风轻拥着你

  眼下,漫步江滩百里画廊,各式文化艺术雕塑已成为两江四岸的点睛之笔。

  位于汉阳江滩的大禹神话园内,有以大禹治水为主题的大型雕塑,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治水文化的渊源,又成为了武汉治水文化的最好见证。

  绵延1200米的汉口江滩护坡浮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上面刻有的今长江生物物种《长江水生动物》和《生物进化史》,让人看到长江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

  这些雕塑正和码头文化广场、国际友谊林、地书步道等系列雕塑艺术作品一道,用立体语言讲述城市的记忆。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通过这些或粗犷或细腻或体现现代浪漫风格或充满古典意韵的雕塑中追忆历史,外地游客也能从这里开始认识并了解武汉。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这些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成为城市的文化底蕴”,市江滩办负责人表示,雕塑凝固的形象语言,是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我们要记录好过去,也要记录好现在和将来。”

  据介绍,在武昌江滩曾家巷到电厂闸口段还将建设长1900米的“长江诗廊”,以历代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为主要内容、以雕塑小品和系列刻石等为表现方式,以百人百诗展现长江诗词文化。不仅如此,月亮湾文化园、徐家棚景区的詹天佑铁路文化园、汉阳江滩的汉阳古城文化园也将同步推进建设。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激发深层文明力量

  在江滩,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正不断激发着城市深层的文明力量,提升着市民文化素养。

  诗歌是时代的咏叹。今年,长江流域首届“共享长江时代”诗歌大赛应运而生。湖北诗人余秀华第一时间报名。“我在武汉认识了很多朋友,这座城市,给了我太多温暖和感动。对长江也有种别样的情愫,它见证了我在武汉很多的经历。”

  经过近两个月的征集,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200余名诗歌爱好者的近3000首投稿诗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杨叔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赞叹:长江文明需要诗歌来咏唱。

“芦花文化节”使“芦苇飞花”成为武汉“新花城十景”之一 图片来源:绿野网

  诗歌大赛负责人说,诗歌大赛活动还将持续举办下去,通过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彰显新时代长江文化自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长江。

  如今,武汉江滩不断强化活动载体设计,实现大型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经常化、层次高雅化。除了由宣传、文化部门举办的“春之声”、“武汉之夏”、“中法音乐节”、“琴台音乐节”等经常性的系列文化演出,还积极引进国际旅游节等系列社会活动。江滩不再仅仅是市民亲近长江、放松身心的休闲处所,更是一处充满时尚元素的活力秀场。

  而备受市民喜欢的江滩传统活动如长江城市婚典、芦花文化节、全国地书大赛等也从未间断。每年初冬,如雪芦花江边绽放,市民纷繁踏至,合影留恋、享受阳光。经过多年的培育,这片芦苇滩已兼具生态价值与景观价值。十月秋风起,江边芦荻飞花,绵延6公里,形成一片野趣十足的原生态芦苇荡景观。近年来,“芦花文化节”使“芦苇飞花”成为武汉“新花城十景”之一,也是长江主轴上的亮丽生态名片。

  位于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武汉江滩,是武汉长江主轴的核心段。市江滩办负责人说,让人们更快乐是江滩建设的初心,武汉江滩将依据长江主轴规划,用文化让江滩更“精神”,令其成为“人民乐园”。

  根据“武汉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江滩范围还将不断延伸,今后还要新建扩建7个江滩公园,到“十三五”末,江滩公园总长度由目前的50公里达到85公里,面积由目前的500万平方米达到1000万平方米。江滩将对标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的标准,充分挖掘长江水文化底蕴,为建设长江主轴贡献力量。

  武汉长江主轴概念规划方案摘要

  按照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的决定要求,5月2日,武汉长江主轴概念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概念规划)经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在社会各界和市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方案明确,武汉市将按照“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景观轴”的功能布局,10年基本建成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其中,文化轴是通过《知音号》等文化演艺项目、7-16渡江公园等主题文化景观、江滩系列文化艺术雕塑、码头文化节庆等活动,打造延续历史脉络,引领时代精神的文明之轴。通过长江文化轴提炼周边历史文化脉络,串联现代文化元素与沿线老汉口、汉正街、武昌古城、汉阳旧城等文化片区以及长江文明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形成世界级城市滨水文化旅游目的地。(长江日报 文/黄师师 向丽华)

来源:武汉文化馆    责任编辑:张殊凡 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