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枯萎?读图时代更需要文字的力量---中国文化馆
文化枯萎?读图时代更需要文字的力量
发表时间:2011-07-27   来源:人民日报

  暑期来临,图书市场也火了起来,琳琅满目之中,也不免让人感叹:图片越来越精美,张张光鲜夺目,文字越来越寥寥,每每排不成阵势。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 

  在一个媒介发达的时代,不少人觉得,图片才是传播的王道。高速的时代应有高速的传播,文字的制作、流传,自然都是越简越好,因为没有人愿意阅读长篇大论。 

  文字退居次席,果真是值得庆贺的事吗?就知识的传播而言,就未必正确。因为,我们付诸报纸、杂志、书籍、网络上的文字,并非仅仅只是为了传递消息,至少在潜移默化之中,它们还肩负着辨析事理、论说公道、传递知识、弘扬精神的功能,这些无疑都需要文字的积极参与才能达成。 

  每一种对方便的礼赞,都需要警惕它是否只是懒惰的借口。图片更多依赖于形象思维,文字更多依赖于逻辑思维,当人们过于追求直观的形象感受时,长期以来培养形成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不会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人们培养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是不是也会随之被忽视、被边缘化? 

  在几十年前,电视媒体的流行,带来平面化、娱乐化趋向。对此,美国人尼尔·波兹曼表达了自己的忧思:“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面目表现出来。”这种泛娱乐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拒绝思考、拒绝承担,甚至拒绝意义——而文字恰恰是表达思考、承载意义的最佳载体。人们疏远了文字,是否正预示着泛娱乐化潮流的大行其道? 

  如果文化变成一场滑稽戏,那必将带来文化的枯萎。当人们被淹没在平面、繁琐的事物之中,依赖感官的刺激,追逐简单的娱乐,为技术带来的变化沾沾自喜,可能走向的却是反面。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是好事,但是过多的“技术依赖”、感官刺激却未必值得庆贺。一些本应保留复杂与深刻的东西,比如文字,在技术面前一简再简,最后成为屏幕的点缀、图片的补白,这是令人担忧的。因此,与其急着为读图时代振臂欢呼,不如先看看这个潮流会带来什么。毕竟,随波逐流是很容易的,而我们更需关注的,则是这潮流将把我们带往何处。 (博主:张健,人民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宋维祥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0622&encoding=UTF-8&data=AAP6DgAAAAcAAAEAAAAAAQAz5paH5YyW5p6v6JCO77yf6K-75Zu-5pe25Luj5pu06ZyA6KaB5paH5a2X55qE5Yqb6YePAAAAAAAAAAAAAAAuMCwCFCit0CVxyP7WPNki788VeqMmM9IRAhRlvHbfN7jGqy9ho3dE-WAKsgvwD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0622&encoding=UTF-8&data=AAP6DgAAAAcAAAEAAAAAAQAz5paH5YyW5p6v6JCO77yf6K-75Zu-5pe25Luj5pu06ZyA6KaB5paH5a2X55qE5Yqb6YePAAAAAAAAAAAAAAAuMCwCFCcYlBTjkAe_kEJjnqV8C_Li3735AhRIWpp7kIQ0N0vTZ9ouE0K4LrkuF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