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在农村有句最响亮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在我青年的记忆里,故乡的机耕路,是农民出行的唯一通道,而我对机耕路的感受是亲切而又是无奈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每逢下雨,我行走在泥泞的机耕路上,鞋跟就会“踢哒”、“踢哒”地叫着,泥浆就在鞋跟“踢哒”的作用下,“哒”到了我的裤脚上、屁股上、后背上、甚至是头发上。回到家时,我便成了个十足的黄泥人,衣服一浸泡,那满桶都是黄泥水。从那时起,农村道路的曲折难行,便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几年前,有一次回老家探望老母,一路上我总不停地向女儿述说着家乡的机耕路,比划着机耕路的泥泞。当一条笔直、干净的水泥路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陡然地吃了一惊。我对这条童年的机耕路无比熟悉,闭着眼睛都能数清它的坑坑洼洼、沟沟坎坎。
沿水泥路走到一半时,一个更大的变化出现在我的眼前:往左边是通往另一个村庄的道路,原来只是一尺来宽的田埂,现在也扩成了三四米宽的水泥路,与左边三组、四组的水泥路相贯通;往右边也新修了一条水泥路,与临村的两条水泥路相连相通;水泥路两旁还栽上了松柏之类的道旁树,一路逶迤而去,蔚为壮观;所有水泥路又与通往市区的柏油路相连相通。这样,组与组、村与村、村与乡镇、乡镇与市区,连成了一个路路通的网络。富庶与繁华、小康与文明、美丽与幸福,就是这样被“村村通”惠民工程一一打通了。
显然,今日的铜陵乡村,已支起了一个个美丽幸福的村庄。河塘里倒映着农民兄弟劳作的身影,那临田而婉蜒的村村通水泥路,走过村庄七彩的背景。一群群鸟儿的叫声掠过树梢,掠过村庄,成熟的稻穗正低着头,接受着大地的检阅。我背着相机,站在稻田的田埂上,弯着腰,探下身,对着成熟的稻穗深吸着稻的芳香,久久不肯离去。
喜看稻菽千重浪。此时此刻的我在想,乡村的美丽,不在于她的华丽,而在于是否有母性的温馨、端庄与厚重;乡村的幸福与梦想,更是用令人欣喜的金色,托起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和共同梦想。如今,那一栋栋小洋楼,参差错落;那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那一畦畦稻田,绵延不绝;那一张张笑靥,绽放幸福。这就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新时代铜陵乡村最美的“全面小康”和谐幸福图!(作者:网友“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