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馆·苏州站
文化馆搜索

常熟市:“文明标兵户”徐耀良家庭热心传播红色文化

发布时间:2016-03-04    来源:常熟市文明办
选择文字大小  

  常熟市沙家浜镇居民徐耀良是广电系统的退休干部,现年71岁,退休后,他思想不退步,奉献不退让,热情不退却,坚持学习,热心宣传。他的家庭一家六口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幸福大家庭,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徐耀良在向小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周健生摄

  热心传播红色文化。退休后的徐耀良,从来没有空闲过,常常利用出门开会和参观旅游的机会,见缝插针进行调查研究,他到过新疆、黑龙江、吉林、安徽等省,以及南京、淮安、盐城、海安等本县各地,采访了154位新四军老干部和当事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革命斗争史资料。徐耀良在常熟市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创办了一家红色书屋,利用这个窗口,在销售红色书籍的同时向游客传播红色文化,创办十年,受到游客的赞扬。现在他已经把这家红色书屋移交给纪念馆经营,使红色书屋得到了传承。直至目前,徐耀良还是红色文化的宣讲员,十年间,先后为学校、机关、部门、农村以及景区旅游团队进行义务宣讲,宣讲次数达200余次,听众达6万多人次;先后接受各级媒体采访100多次,使“沙家浜精神”在全国广为传播。

  守护陪伴不离不弃。徐耀良老伴郁妹林不怕苦不怕累,悉心照料老徐。一年夏天,天气异乎往常地闷热,老徐因脑梗住院,在医院一住就是十六天。清醒过来后,为了及时编写《沙家浜劳模风采录》,老徐让老伴把资料拿到床前修改。嘴巴不能讲话,他就用手比比划划来指挥老伴来代劳;手不能写字,他就在需要修改的地方画上个歪歪扭扭的记号。老徐老伴任劳任怨,在照料老徐的同时,帮助老徐完成了《沙家浜劳模风采录》的修改。出院后,因不放心老徐一个人坐公交车,她就一直跟在老徐的身边照顾他。从此,她就成了老徐身边的“女保镖”。

  热心从事公益事业。徐耀良女儿徐迎春在村委工作,分管党务工作,负责双浜片区的行政事务。女婿汪三三在建华模具厂工作,是一名技术骨干。徐迎春是一名义工志愿者,镇里和村里发起的公益活动都能找到她的身影。平日里更是热心服务群众,村民有什么需要,首先想到的是找她帮忙。老汪对妻子的事业非常支持,妻子在外面做公益,他就在家做好后勤工作,解决妻子的后顾之忧。夫妻二人积极支持老徐三次向社会和有关人士进行赠书,中国革命纪念馆第21次年会、中国作家协会学术研讨会、常熟市世贸实验小学、支塘张青莲小学,以及本镇各中心小学等共赠书200本。书款总价值2.4万余元。为了给老徐提供一个清净的写作学习场所,他们特地腾出一间房间,购置书柜电脑和写字台,方便老徐创作。

  潜心工作孝顺长辈。徐耀良孙子徐劲松和孙媳妇周美辰两人分别在科博模具和外资企业工作,两人都是企业的优秀职工。工作之余,两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陪伴老人。孙子徐劲松负责辅导爷爷徐耀良的电脑操作,帮助爷爷修改书稿,有时爷爷出门讲课或采访,孙子负责接送。他们两人经常注意长辈的身体状况,经常把网上查到的资料加上自己找到的资料,告诉他们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适合吃的和不适合吃的东西。

  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徐耀良全家三代人和睦相处,共同传播着红色文化。徐耀良家庭藏书1万册,建立家庭档案90卷,出版《沙家浜演义》《沙家浜人民革命斗争故事》等个人专着12部。在徐耀良的影响下,全家人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先后被评为常熟市十佳藏书家庭、十佳读书家庭、十佳书香家庭。(常熟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姚丽蒙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
主题活动更多>>
  • 284-67副本.jpg
  • 284-67副本.jpg
  • 284-67.jpg
  • QQ截图20160229132834.jpg
  • 284.jpg
每日一经典更多>>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摘自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