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是千年古县、法显故里,曾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山西省文化强县、长治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兵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先进单位、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化馆,王村镇综合文化站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襄垣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传承文脉、留住乡愁”为目标,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以“安全健康发展”为目的,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以“城乡统筹、全民共享”为思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服务群众、引领群众”为标尺,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以“培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全力打造文化强县。全县文化建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发展进入历史以来最好时期。
全省首家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全天候对外免费开放,累计接待参观80万人次。
襄子老粗布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新产业。
非遗保护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传承千年古县文脉,文化让乡村留住了美丽的乡愁
襄垣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传承中华文脉,襄垣以县政府为主导,以县文化部门为推手,成立了县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协会,通过开展深入普查,初步建立了非遗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和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目前,襄垣鼓书、襄垣秧歌、襄垣炕围画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上党连氏信俗、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襄子老粗布制作技艺等12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襄黎情缘等16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10人成为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们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构建了非遗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对濒危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的拍摄、记录,对襄垣秧歌、鼓书进行抢救性保护,共录制传统书目130余篇、710多个小时,并撷取其中精华曲目予以出版,其中襄垣秧歌、鼓书DVD、VCD光盘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他们加强体验性保护、原生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精品式保护,建成了山西省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有条件的传统村落探索建立开放式非遗活态博物馆模式,对襄子老粗布制作技艺、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等适宜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实行了立体化保护,以经典非遗项目为内容新编了大型历史剧《豫让与襄子》《法显》完成了国内第一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研究篡写,其《炕围画》一书从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维视角考察和发掘,添补了研究方向的空白,《襄垣炕围画》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襄垣县拓展延伸非遗保护,结合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持续不断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全力实施记忆工程,共调查收集20000余条文化资源,通过精细梳理、归纳建档,建立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数据库,建设了独具文脉的记忆展览馆宣传、展示。目前,襄垣已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链接的融公共文化、非遗保护、乡村记忆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文化记忆链条,全县建设文化记忆展览馆(室)11个。在此基础上,他们实施“互联网+”,开通“文化襄垣”微信公众平台,对全县1080个村庄进行记录、拍摄,系统推介襄土文化,目前已编发文化微信160余期,拍摄图片10000余张,点击率突破50万人次。他们还积极探索推进文旅融合,并将深入挖掘的非遗、乡愁记忆、民间剪纸、襄垣历史名人、典故、德孝文化、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艺术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绘制了3万多平方米文化艺术墙,丰实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助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文化墙成为襄垣农村的亮丽风景。
虒亭乡村记忆成为全省乡村文化记忆的典范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国典范,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公共文化服务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文化工程。在推进中,他们在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服务能力上下工夫、做文章,全县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县城建设了宣传文化中心、东湖书法广场、体育馆、游泳馆等文化体育工程,县城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11个乡镇全部建成了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且投入运行。全县323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达标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占60%以上,农村体育健身设施323个。实施农村数字电视工程,农村数字用户覆盖率达95%以上,群众能够收看到80套以上高质量电视节目。同时,根据群众精神文化所需,为乡、村两级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书柜、阅览桌椅、电脑、电视、移动音箱、可视DVD、乐器等各种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管理运行规范化。认真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制定了免费开放制度,服务内容、时间、服务效能考核等标准,延伸了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健全了文化工作考评机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群众满意度、创新服务等项目进行全面指标量化。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常态化,他们在文化馆常年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活动,在文化站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化培训活动,图书馆通过增设图书便民服务网点、购置电子图书数字借阅机、流动图书车下乡服务等举措,不断满足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组织举办了襄垣秧歌、鼓书擂台赛、襄垣形象大使选拔赛、职工歌手大奖赛、魅力襄垣讲解员大赛、消夏晚会等一系列品牌主题文化活动,年举办消夏晚会50余场。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台戏、一次文化活动、一场电影”的“三个一”工程雷打不动,年送文艺演出230余场,14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常年下乡放映,年送电影3876场。
天下襄垣手工挂面成为国家农产品地标产品。
炕围画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添补了乡村文化研究空白,并成为乡村开放式非遗活态博物馆。
文艺精品力作迭出,文化传播让襄垣声名远扬,让群众心田滋润
坚持精品生产、品牌供给的思路,襄垣县积极培育地方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了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水平。近年来,襄垣县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特别是将襄垣秧歌剧团挂靠襄矿集团,剧团的条件大大改善,演职人员的成大增,剧团创作活力充分释放。为鼓励创作生产出更多的文艺精品,襄垣县出台了《襄垣县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县里相继出台了政策措施,实施了“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津贴和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创作人员和文艺团体的积极性。从2013年起,襄垣县实施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每年安排剧团下乡演出,2016年出台了《襄垣县秧歌剧团送戏下乡、巡回演出实施方案》,每年安排300余场送戏下乡演出,县政府每场出资8500元,全年共安排资金255万元。着力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县政府相继投资1000万元,扶持秧歌剧团打造了新编大型历史剧《豫让与襄子》,新编现代戏《山村女支书》《惊蛰》和新编大型历史剧《法显》,同时移植排演了《山村母亲》《赵氏孤儿》《大宋巾帼》《安国夫人》《杨门女将》《银屏公主》《红灯记》等精品剧目,传统戏曲《小二黑结婚》从上世纪30年代创排至今70余年久演不衰,剧团每年到农村基层演出350场以上。
大型襄垣秧歌剧《法显》走进北京。
襄垣秧歌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图为《豫让与襄子》剧照。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让富民强县有了新的支撑和动力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襄垣县坚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完成了《襄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对法显文化进行修编,启动了法显产业园规划。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襄垣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同时按照一产进小区、二产进园区、文化进社区的理念进行了区域大调整,围绕人才、资金、土地做了要素集聚,坚持项目支撑、政策保障,全面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了金鑫集团、襄子老粗布有限责任公司、天下襄等一批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了新的产业。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他们编制完成了《凉楼旅游区修建性详规》,启动了《宝峰湖旅游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完成了仙堂山大佛和东峰索道、宝峰湖周边部分绿化和景区道路硬化、凉楼兴福寺“三殿”修复等工程。特别是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突出了法显文化的建设,编辑出版了文化旅游丛书《仙堂山》《法显》,新编了大型历史剧《法显》,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的文化经典。同时,积极大力度推进的仙堂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不但成为山西省“十大新锐景区”,还以法显文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和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