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春秋时期,在宋国宁邑(今商丘市宁陵县)西南部,有一座古城名曰大棘,它是宋国的边陲所在,西与郑国、南与陈国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公元前607年,郑国同宋国展开了着名的大棘之战。《春秋·宣公二年》:“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这是有关大棘地名记载的最早史料,其后《左传》《谷梁传》有载。
然而,后世对大棘的地望却众说纷纭。首先看史书中的记载:西晋杜预在《左传》集解中注:“大棘,在陈留襄邑县南。”唐代李泰《括地志》载:“大棘故城,在宋州宁陵县西南七十里。”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大棘城在(柘城)县西北三十里。”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载:“大棘城:归德府宁陵县西南七十里。”
再看地方志书和现代辞书中的记载:清宣统《宁陵县志·古迹》:“大棘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清光绪《睢州志·古迹》:“棘古城:在城南三十里。”清光绪《柘城县志·古迹》:“大棘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大棘:在河南省宁陵县西南七十里,与睢相近。”《中国历史大辞典》及《辞海》:“大棘: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
一处地名,多种记载,商丘三县县志皆有记载,那么历史上的大棘之战发生在哪里?大棘古城今天又在哪里?
春秋之战留地名 惠济河畔寻古城
从古今史志、辞书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大棘城地望的一些信息:一是在宁陵县西南七十里;二是在睢县南三十里;三是在柘城县西北三十里。同时,再根据清末民初杨守敬、熊会贞编绘的《水经注图》,与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郑宋卫”“东汉·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图中所标注的大棘位置,再与2007年《睢州志》“睢县行政区划图”的惠济河位置走向相印证,史料、地图都将大棘城位置指向、标注在今睢县平岗镇惠济河沿岸一带。2012年11月,笔者与王子超、贾光老师等专程驱车测量从宁陵古城遗址向西南,经己吾城到睢县平岗惠济河岸的距离,为37公里,抛却古今道路路线的差异,更印证了“大棘城在宁陵县西南七十里”的文献记载。
作为春秋时的古城,大棘城当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而惠济河西南侧的犁岗、大李古文化遗址遗存占据三个村落,其规模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见犁岗系列之一《殷商之“犁”岗丘耕文明》),因此可初步认为,两遗址处极有可能就是大棘城址所在。而今睢县平岗镇、河堤乡与周堂镇一带则是故大棘乡所在,其间的惠济河畔则是大棘之战古战场所在。
商丘师院资深教授、考古专家王子超认为,将大棘城定位在睢县平岗镇惠济河一带,一是与历代志书所记载的襄邑之南、宁陵西南、柘城西北的地理方位相当;二是与郑宋大棘之战交战“连营布阵,踞险扬兵”的历史情况相符;三是与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在地图上的标注的判断相合。(王子超《春秋古战场——大棘地望考异》,载2013年第1期《商宋文化》)
故地沿革归属异 自古至今多变更
大棘,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古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而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县域,因此造成了对其归属建置、名称、方位记述的不一。
春秋时,大棘为宋国属地。《中国地名大辞典》:“大棘:地名。春秋宋地。”此间发生大棘之战。战国时,大棘属楚国。《水经注》卷二十三:“后(大棘)其地为楚庄所并。故圈称曰:大棘,楚地,有楚太子建之坟,及伍员钓台,池沼具存。”西汉,大棘属陈留郡鄢县。《水经注》卷二十三: “(阴沟)水又东径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东汉,大棘属陈留郡己吾县。《水经注》卷二十三:“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以大棘乡、直阳乡,十二年自鄢隶之,命以嘉名曰已吾。”《后汉书·郡国志·第二十一》:“己吾:有大棘乡。有首乡。”
晋代,己吾县废,其部分辖域划入襄邑,大棘地域属襄邑。西晋杜预注《春秋》:“大棘,在陈留襄邑县南。”隋唐,大棘地域转属宁陵县,成书于唐代的《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志》均载“在宋州宁陵县西南七十里”。北宋及金代,复属柘城县,成书于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载“大棘城在(柘城)县西北三十里”。《金史·地理志·柘城县》载:“古株林,首止在焉。”首止在大棘之北,首止属柘城,夹在其间的大棘亦属柘城。明清时期,其地则属睢州襄邑,明代属锦衣乡犁岗里,清代属平岗社。民国属三区河堤,新中国建立后属河堤区、公社,1965年属平岗公社,1984年属平岗乡,1986年属平岗镇。
商丘历史多棘地 五县市载须辨正
在商丘的古地名中,不仅有大棘,还有棘、棘壁、曲棘里,称谓、位置皆相近,涉及宁、睢、柘、民、永五县市,很多研究者并未考证清楚,因而在史志记载中多将其混淆。
第一,将大棘与棘壁混淆,认为为同一地。《史记·梁孝王世家》索隐按:“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盖即棘壁是也。”《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汉吴、楚共攻梁,破棘壁,即大棘也。”《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第878页:“棘壁:即大棘。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而实际是棘壁,在今永城市西,与大棘非一地。《史记·楚元王世家》:“(戊)起兵与吴西攻梁,破棘壁。”条下注:“棘壁:地名。故城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汉书新注·荆燕吴传》亦注:“棘壁:邑名。在今河南永城西北。”再者,吴楚叛军从广陵过淮水攻睢阳,不可能先向西南再转向东北绕个大弯,不符合进军路线,同时从“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历史地图集中的标注,即可知大棘与棘壁乃两地。
第二,将大棘与棘混淆,如棘古城称谓。一字之差,实乃两地。一是位置不同:大棘位于睢县南,棘位于永城西北,与棘壁乃同一地。《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历史地名”篇:“棘,古邑名。在今永城县城西11公里柘树集东。《史记》载:“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即此。”二是建制不同,前者为乡,后者为邑,即大棘乡、棘邑。三是历史遗存不同:大棘留有大棘城遗址,棘留有棘亭遗址。
第三,将大棘与曲棘里混淆。《中国地名大辞典》:“大棘:地名。宣公二年,宋、郑战于大棘(今河南睢县西曲棘里有棘城)。汉曰棘壁。”而史载曲棘里为宋邑,在外黄县(今民权县西北内黄集)。《后汉书·郡国三》:“外黄:有葵丘聚,齐桓公会此,城中有曲棘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清光绪《睢州志》:“曲棘里为宋公佐卒地。”
第四,将大棘与己吾混淆。大棘乡治所为大棘城,后人因为故城而称之棘古城(清乾隆《归德府志·古迹略上》、清光绪《睢州志·古迹》有载);己吾县治所己吾城,后人因音相近、地相近,认为棘古城即是己吾城。《睢县古今地名荟萃》:“大棘:古地名。又名棘城、棘壁、棘古城、大棘城、己吾城。城南有汤斌及其子汤淮墓。”民国22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古迹》:“考棘城,即己吾城,又名大棘,又曰棘壁。”而史实是:大棘曾为己吾县管辖的一个乡,棘古城为乡治所,距宁陵七十里;己吾城为县治所,据宁陵四十里,两城相距三十里。在清康熙《宁陵县志·古迹》中亦并列有大棘城、己吾城,可见非一地。另据《宁陵通史》载,汤斌墓在己吾城南,而非大棘城南。
大棘位置千古考 地望论争有定声
大棘,历史上位于宋、陈、楚地交界处,归属更替频繁,使其位置方位莫衷一是。大致有四种情形:
一是认为大棘在宁陵县己吾城。这种认识,源于“大棘即己吾,己吾即棘古”的观点。河南旧志整理丛书《宁陵县志》(清宣统三年)17页:“大棘,城名。故址在宁陵县西南四十里处。”该志第49页注释“己吾县”:“《元和志》记故城在宁陵县西南四十里。”《睢县古今地名荟萃》:“大棘,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22公里。”这些记载,都将大棘位置指向己吾城位置。通过上面史料,我们可知这是错误的。
二是认为大棘在柘城县安平镇。1991年《柘城县志·大事记》:“鲁宣公二年(前607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攻打宋国……战于大棘(县城西南20公里)。”《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安平集”条亦是。李树峰《柘城文史博览》:“大棘之战旧址:位于安平镇大毛村。”认为大毛墓群遗址即是大棘之战遗址。其实这种认识源于对《水经注》记载的错误理解。《水经注》卷二十三:“涡水又东经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涡水又东经安平县故城北。《陈留风俗传》曰:大棘乡,故安平县也。”引发了后人“大棘乡,即是原来的安平县”“大棘,即安平县治所在地”“安平,即是大棘”等错误认识,这是因没有结合上下文意理解。笔者认为,结合上下语境,应理解为“鄢之大棘乡,曾隶属安平县管辖”,这样比较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因为:涡水先后东经大棘城、安平县故城两城,城分别在水北和水南,可知两城非一地,此其一。大棘乡属鄢,鄢即傿县(治今柘城北30里远襄集),与其南部的柘县(治今柘城县城)同时存在,而安平县在今柘城县西南44里安平集(1991年《柘城县志·地理》:“安平位于城西南22公里,涡河南岸,历史上曾两次建县),大棘当在傿县的附近,而不可能越过柘县再向西南在安平,此其二。历史文献史料皆记载大棘在宁陵西南、睢县南部、柘城西北,从未有在柘城西南方位的记载,此其三。因此史实当是:大棘乡仍在己吾城西南,只是由于行政区划变更,由傿县辖其东西方向管理,短暂变成了安平县辖其南北方向管理。《水经注》郭守敬按:“安平县未详,盖旋置旋废,故地志不载。”因此认为,大棘非在安平,但曾归属安平县管辖。
三是认为大棘在民权县内黄集,即曲棘里,已阐述系误。
四是认为大棘在睢县平岗镇。从以上考察看,大棘古城在今睢县平岗镇一带无疑。 (文/图 马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