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百科--商丘文化馆
商丘历史文化两三事
责任编辑:  来源:商丘文化馆  发布时间:2013-11-19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自上古时期,就有关于商丘之地的传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商丘这个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中国历史上许多灿若星辰的名字都和商丘这块土地有关。

  这里是火文化的发源地

  据载:上古时,商丘称燧明国。燧人氏与众人在此休养生息。燧明国有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啄燧木,粲然火出。燧人氏顿悟,遂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工取火的历史由此开始。

  人类开始了人工取火以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寒冬有了温暖,黑夜有了光明,人间有了烟火生气,人类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商丘正是燧人氏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地方,是“东方普罗米修斯”的诞生地。

  商丘古城西南三里,有一座高约10米的古冢,这便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燧人氏之墓。因燧人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这座陵墓又称燧皇陵。

  这里是三商之源

  公元前21世纪,阏伯受封于商丘。当时,商丘的物产非常丰富。阏伯之孙相土和六世孙王亥分别驯服马和牛,并发明了马车和牛车,用于农耕和运输。先进的生产工具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产品开始出现剩余。王亥等商族人先是把剩余的产品在商部落内进行交换,互相调剂余缺,后又带领商部落的人将剩余的产品运到外部落去以物换物进行交易。因为他们来自商部落,外部落的人便称他们为“商人”。慢慢地,“商人”便成为所有从事物品交易活动的人的代称,所交易的物品也被称为“商品”。这样的称谓,一直沿用到今天。商丘这片古老的土地,即为中华“商人”、“商品”和“商文化”三商之源。王亥也被称为“经商始祖”。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而“三皇”中的两皇——燧人氏和炎帝、“五帝”中的两帝——颛顼和帝喾都曾在商丘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并和这里的人们一起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帝喾曾在商丘建都并将自己的儿子阏伯封于商丘任“火正”,负责管理火种、祭祀星辰。阏伯的第13世孙商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定都南亳(今商丘),历六世十帝。后几经迁址,最后迁都安阳小屯。从阏伯封商丘至商朝灭亡的1025年中,先后在商丘建都800余年。此后,春秋宋国,汉代梁国皆在此建都。宋代初商丘为应天府,后改为南京,作为都城汴梁的陪都。南宋时,康王赵构在商丘即皇帝位,商丘遂又成为国都。数千年来,商丘一直是国都和州、郡、府所在地,曾名亳、商丘、睢阳、宋州、宋城、应天、南京、归德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商丘的历史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同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商丘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在她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悲壮与辉煌。商丘古城是全国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许多历史名人的故乡

  巾帼英雄——花木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兰辞》,讲述的是千百年前一民家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此举流芳百世,名扬世界。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木兰庙会就在花木兰的故里——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隆重举行。由商丘市委、市政府举办、每两年一届的木兰文化节也在商丘市区举行。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方圆百里的百姓走近木兰故里,走进“木兰祠”,追溯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壮举,凭吊其英灵。通过“木兰文化节”也让世人更了解花木兰,也更了解商丘——这块诞生和养育了花木兰的土地。

  一代才子——侯方域

  清朝初年的着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名剧《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为商丘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着名文学家。侯方域博学强记,因应试中抨击时政,名落孙山。在流落南京时,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一见钟情,遂成佳偶。后为躲避阉党余孽追杀,与李香君分手。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时,香君怀抱与侯方域定情时侯赠的一把扇子欲寻自尽,鲜血溅到扇上。着名画家杨友龙为香君的真情所动,在扇上就其血点画出折枝桃花,成为了流芳后世的“桃花扇”。侯方域在历经颠沛流离之后,返回家中,建“壮悔堂”,取其“壮年如悔”之意。从此在其间潜心于诗文创作,成就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李香君后来到侯方域身边,死后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油“香君墓”。

  商丘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诞生的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宋国大司马、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原宪,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西汉丞相平当,三国时“二乔”之父乔玄,宋代文坛巨擘石延年,苏轼和苏辙之师刑部尚书张方平,兄弟状元宋庠和宋祁等等。

  这里是富饶而充满希望的热土,这里是——商丘。

分享到:
中国文化馆联盟
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