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故事会培育宣卷文化基因 文化馆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化馆 -- 文明浦东我先行
小学生故事会培育宣卷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 2016-04-05    文档来源:浦东文化馆    

  宣卷是啥?“00后”几乎没人知道了。即使是在宣卷的“家”——浦东周浦古镇,“00后”对宣卷也很陌生。“在周浦镇小学成立故事基地,就是想为宣卷培育文化基因。”周浦镇文化中心主任吴蓓如此阐述推出“小上海”小学生故事会的动机。

  今年清明前夕,首场小学生故事会在周浦镇小学开讲,主题是“学雷锋”,主讲嘉宾是被誉为中国故事大王的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故事家协会副会长黄震良。压轴的是上海市故事家协会副秘书长严珊。

  “故事大王”讲的故事全部是周浦“身边人”、“身边事”。黄震良用《校门口》故事,引发了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校门口”的深思;严珊讲述了浦东新区十佳优秀志愿者马大勇是怎么通过义务理发成为《有几十个阿爹阿奶的新上海人》的,周浦好医生刘峰八年义诊的故事也被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出来。

  “原来讲故事跟当演员一样过瘾啊!”小学生龚怿弢当场“宣讲”了自己的“学雷锋日记”,对比“大王”们的讲述,寻找出了差距:“老师们讲故事还带着表演,声音、动作、表情缺一不可,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宣卷,是江南传统的民间艺术,唐宋时即存在,晚清时,宣卷由苏州传入周浦,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曲艺形式。每逢庙会和婚、寿、满月等喜庆日,东家都会相邀艺人表演宣卷,表演者也从僧人慢慢转变为普通艺人。表演时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

  老一辈的宣卷艺人,大多从耳濡目染渐渐开始喜欢,继而成为宣卷艺人。界浜村79岁的张福良是宣卷传承人,他说:“我们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看着父辈在那里唱,也就自然而然学会了。”张福良曾试图引导村里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可年轻人大多望而却步。为了挽救这一古老的地方戏剧,周浦镇近些年通过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并邀请老艺人一同参与指导,层层选拔后终于令浦东宣卷于2012年正式入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卷,顾名思义,即讲书的意思。讲故事,自然是宣卷的基础。”吴蓓分析:“过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家人、邻居围坐在一起讲故事、聊天,是宣卷传承的文化基础。”在网络已成为生活方式的当下,培育“讲故事”的文化氛围是宣卷传承的必要基因。为此,今年3月14日,周浦镇文化中心与上海故事家协会合作,在周浦镇小学成立故事基地,该校作为第一所挂牌故事创作讲演基地的学校,将以故事为特色教育,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加入。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化馆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