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文化馆
  学雷锋活动
敬奉贤人学雷锋 见贤思齐做贤人
2013-03-04 10:51:00
      来源:区文明办      
  来奉打工者万其林从燎原社区风尘仆仆赶来,只想免费为老年人理发,矢志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上师大大一学生陈晨不会说奉贤话,但用画笔绘出“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倒海”坚定信念;福克斯波罗的员工林伟在维修家电业内有着“再世华佗”的美誉,在大型志愿服务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传承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美丽品质。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3月3日,奉贤区在南桥镇解放中路人行步道广场,隆重举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志愿服务大展示活动,全区50多支志愿者服务总队、近千名志愿者冒着零下一度的低温,为社区居民提供环保咨询、民生服务、家电维修、理发缝补等服务,来奉打工者、土生土长的奉贤人或是在奉读书的大学生,都相约来到活动现场,掀起了“学雷锋、做贤人、树新风”的高潮。这是奉贤敬奉贤人学雷锋、见贤思齐做贤人,用贤文化助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一、齐贤:做雷锋式的贤人
  奉贤自古以来敦本重学、崇奉贤人,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楷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被广为传播,学雷锋、做贤人正逐步成为奉贤市民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50年多前,陈火培是革命故事宣讲员,在那个学雷锋的时代,他带着“我要做雷锋式的贤人”坚定信心,坚持和践行着“每天至少做一件好事”承诺。无论到哪,只要他看到路面或桥梁破损坑洼不平,就发挥他泥水匠的专长,回家取来黄沙和水泥,在夜晚人车稀少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修补好;路上看到碎玻璃瓶,他会找来扫帚清理干净,以免别人车轮胎被扎;发现别人乱扔的木块上竖着钉子,他会把这些可能给人造成伤害的钉子拨除或敲平;他发挥特长,在村里绘宣传画写标语,教育村民;邻里纠纷,他主动调解;独居老人,他上门关照。今年,陈火培81岁,学雷锋整整50年,但他从未想过要颐养天年,他说:“学雷锋、做贤人并无窍门,只是随手、随时、随地做力所能及之事,即‘举手之劳’而已。”
  在奉贤,做雷锋式的贤人故事不胜枚举……。截止去年12月底,奉贤区在上海志愿者网登记注册的总队有40余家,活跃在村组、社区、企业的服务项目400余个,志愿者网上注册总人数达96527名,这些新时代贤人秉承“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人文精神,以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感动行为,默默助推着奉贤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历次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中,奉贤更是连续七次勇夺郊区县第一名。
  “学雷锋、做贤人”正以新的时代内涵引领着社会文明风尚。
  二、敬贤:让雷锋“户口”常在
  从最初影响身边的一个人、一个家庭,到影响一批人、一个企业,再到影响一座城市、影响百万人。事实上,在奉贤,“雷锋”早已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众多奉贤志愿者的共同名字。
  周丽娟是上海嘉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12年前,周丽娟还在读高一,因为一次志愿服务,她结识了龚瑞贤和夏玉莲这对身患残疾、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从此,她开始了长达12年的“爱心长跑”。周丽娟发现,社区里需要照料的独居老人不止一两户,她就和朋友们一起志愿助老。2009年5月,奉贤团区委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青年义工服务队,周丽娟很高兴,因为从一个人志愿到如今的70多人一起志愿,“雷锋”有“户口”,有名字,他的“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多年来,奉贤积极探索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着力将“雷锋”这一崇高的榜样力量积聚于市民心、外化为市民行。期间,奉贤结合迎世博、办世博有力工作契机,创新推进“秩序文明”志愿服务工程,引领全区秩序文明建设持续向好发展;延续世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职能,常态运行全市19个之一的城市站点,并扩容升级和创新建立“雷锋驿站”,真正发挥城市站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志愿招募“固定平台”、岗位培训“孕育摇篮”、爱心援助“窗口渠道”的独特作用;在原有固态化推进秩序文明志愿服务和周四义务劳动日活动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创新推出创建志愿服务日活动,固态化开展路段保洁、路口保序、文明集市、军民候车亭等八大志愿服务,全力营造“人人学雷锋、人人皆志愿”的强大同城效应。
  目前,全区已建立古华公园市级志愿服务基地1个,区福利院、区中心医院、区图书馆等10个区级志愿服务基地;创建侨联义务夜门诊、庄行“红帽子”志愿服务队市级志愿服务品牌2个。现全区各志愿总队下属村居、文明单位等服务基地、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萌发,并逐步演化“注册”成雷锋“户口”,成为奉贤市民日常学雷锋的固定平台。
  三、践贤:我自豪我是雷锋式贤人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如今,每一位奉贤人都将“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内化于言行之中,“我自豪我是雷锋式贤人”,学雷锋、做贤人变得很幸福。
  郑月梅“爱心发屋”的主人,14年坚持“两元发屋”,廉价优质为群众服务。2004年起,她每月一次到敬老院免费服务,对“痴、残、孤、瘫”乃至病危临终老人,她就上门蹲着、跪着、甚至是趴着理发,始终不离不弃不厌烦。有人问她累不累,郑月梅反而露出幸福地表情:“每一次,老人说对我说一句感谢,我就觉得我这事做地特别对。”郑月梅说,坚持“爱心理发”很自豪,以此践行了雷锋所说得“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面对一些社会领域中的诚信缺失,我们不用怀疑“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的诚实;面对一些极端利己的市场行为,我们不再计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面对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的工作,我们不再掩藏“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乐观豁达。在奉贤,108万奉贤人传承着雷锋精神,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汇聚着“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学雷锋服务新风尚。
主办:上海市奉贤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