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信息---胶州文化馆
中国文化馆(青岛站)首页 > 美丽胶州 > 白事理事会

管理村推进殡葬改革

时间:2015-12-15来源:胶州文化馆
 
字体:[][][] [打印][关闭]
 
  

胶州市管理村

  胶州市管理村共有293户、916,是青岛市首批小康示范村,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庄。近年来,管理村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活动,推进殡葬改革,提倡丧事简办,反对丧事大办,形成了厚养薄葬、文明殡葬、健康向上的新风尚,村庄文明水平和村民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升。

  一、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夯基础

  新型殡葬形式的推行需要有详细、合理的制度予以支撑,管理村经过长期创新探索、多方借鉴、深入研究,积极完善相关制定,为村庄殡葬改革奠定了基础。

  (一)传统丧葬亟需改革。早在2003年,管理村就开始实行集体公墓制度,村里出资购买了12亩公墓用地,派专人管理。但是村民办理丧事,依旧按照传统方式,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只是在送葬仪式完成后才将骨灰请进公墓安葬,该省去的费用一样都没少。同时,管理村在2004年顺应新城区规划进行了整体搬迁,落后的小村变成了美丽的新型社区,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殡葬方式的极不协调,亟需进行殡葬改革。

  (二)充分调研出台新规。为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全面推行俭朴、节约、文明办丧事的殡葬礼俗,管理村在多方借鉴经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完整详细的规章制度,推出了《丧葬规定征求意见稿》,并于20116月下发到村民手中,广泛征求每一名村民的意见建议,在历时近一年的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村民满意率和赞成率均达到100%201251正式颁布施行,同时将《丧葬规定》写进《村规民约》。

  (三)民风开化不搞强制。根据丧葬管理规定,对于符合规定要求,但不愿意按照规定办理的丧主,不搞强制,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同时,从规定施行后办理的第一桩丧事来看,丧主大力支持,村民反应良好。不少村民都表示,自己办理丧事不但花费巨大,骨灰也不能葬入公墓,自己花钱买墓地也是一大笔开销,将来都会按照新规定办理丧葬。

  二、强化服务意识,移风易俗有保障

  自规定出台以来,管理村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抓队伍建设、抓宣传教育、抓物资保障,切实助推了村庄移风易俗的顺利进行。

  (一)广泛宣传教育,形成全覆盖共建氛围。殡葬改革最终要通过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转变殡葬观念,从而实现文明殡葬、生态殡葬。一年来,管理村在全村广泛开展以倡导文明、移风易俗、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墙报、标语、横幅、宣传栏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进行宣传,向群众传达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文明丧葬的舆论氛围,使文明殡葬、生态殡葬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管理村共推出墙报6期,悬挂横幅标语9条,利用宣传栏开展宣传活动10期,广泛的宣传大大提高了干群的改革意识。

  (二)成立执丧小组,注重全程化跟踪指导。为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管理村集中党员干部力量,成立执丧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严格按照《丧葬规定》的要求,免费、全程帮助丧主处理丧事。2012511,村执丧协调小组按照新的规定,为一户村民办理了丧事,丧主十分支持新规定,主动配合工作,自家没有花费一分钱,顺利办理了丧事。今年62岁的徐阿姨说:我觉得挺好的,活着好好孝顺,去世了心里也踏实,简单、干净、卫生的就把丧事办完了,我非常赞成。

  (三)完善物资保障,提供一站式丧葬服务。村执丧协调小组按照殡葬规定,加强物资保障,为丧主提供一站式服务。出车为丧主30华里以内的亲朋报丧;负责联系灵车,制作灵车装饰罩,负责灵车费用,使用国家规定的哀乐光盘;以村委会的名义向每一位丧者敬献一个花圈;为丧主准备多套黑袖章和白胸花,以替代传统的白带子和白大褂;在征得丧主同意的前提下,村执丧协调小组为每一位丧者组织举行告别仪式,宣读告别书;免费为每一位丧者安排墓地,砌墓穴,立石碑。

  三、提升民生福祉,殡葬改革见成效

  《丧葬规定》的实施,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变了村庄整体的精神面貌,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

  (一)减轻了村民生活负担。按照传统的殡葬方式,丧主进行殡葬时需要多种开销:香火祭品要800元左右;出大殡的白孝服700元左右;雇请戏班吹拉弹唱要1000元以上;宴请吊丧的亲朋好友需要大概3000元左右;一场殡葬仪式下来,花费至少要达到5000元。这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更有甚者,儿女们为分摊花销吵吵闹闹,大动干戈,影响亲情和睦。而采取新型殡葬模式,丧主几乎可以免去一切开销,家住管理村的张老师说:以前花销大,而且容易分摊不平衡,现在节约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二)改善了村居生活环境。2005年,管理村搬进新型社区后,村民由分户散居变成了密集户居。过去只要有一家办丧事,整个单元都要跟着折腾上三五天,严重干扰村民生活。另外,烧香化纸,撒路祭等传统丧葬形式对环境的污染也更突出,村民虽然也有反感,但是碍于情面和风俗习惯,也没有人提出异议。而在今年511日,采取新规定办理的丧事中,丧主在丧葬协调小组的协助下,简单、干净、卫生的就把丧事办完了,整个过程没有扰民,没有污染环境,消除了传统丧葬形式的弊端,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

  (三)提升了精神文明风貌。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村在借鉴殡葬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下大力气开展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先后6次邀请专业老师有针对性的制定通俗适用的教学计划,组织村民集中上课学习;分批组织村民到城阳、龙口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参观人次达到300余人次,让村民亲身感受先进村居的文明生活新风尚。同时管理村的殡葬模式也成为了其他村庄竞相学习的对象,北关街道的杨家林村就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杨家林村骨灰堂,在全村推行不占土地的埋葬方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胶州市文明办)

文明城市更多 >>
道德模范更多 >>
志愿服务更多 >>

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