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文明祭扫”——今年我们该怎么做

清明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是祭祀先祖、先烈和扫墓的日子,寄托哀思,对逝者的敬仰,让心灵得到感恩、宽慰、净化。形式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延续清明文化,感恩、告慰一代代为人类文明进步,为民族国家的利益而献身的人们,还有那些看似渺小,曾经拥有过的生命。然而,当下烧纸钱、纸制品等一些清明祭扫陋习却比较盛行。雾霾天气笼罩的今天,我们应深思如何文明祭扫,应以网上祭先祖、献鲜花、植树、网上祭先烈等文明、环保、励志的方式参与清明的活动。

学习各地文明祭扫新方法

文明祭扫我们可以这样做

清明节正逢初春,天干物燥,市民在祭扫时所焚烧的花圈、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过去摆放大量食品祭奠的方式,粮食浪费惊人。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为什么要放弃传统的祭扫方式

清明节正逢初春,天干物燥,市民在祭扫时所焚烧的花圈、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过去摆放大量食品祭奠的方式,粮食浪费惊人。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森林火灾

清明节期间容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少则几亩,多则有几十亩,给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火灾主要是祭扫使用明火造成的,山上树叶枯草很多,稍不留心,就会引起森林火灾。况且清明节期间山风较大,更容易造成森林火灾。

空气污染

每年清明节期间,市民习惯以烧纸钱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而焚烧纸钱不仅容易导致火灾发生,还会污染空气。烧纸钱留下的灰烬中含有大量PM2.5,飘浮在空气中不易沉降,黑烟和纸灰也会随风到处飘散,影响空气质量。

交通堵塞

烧纸祭扫不但污染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清明祭祖,各类祭品种类繁多,市民在选择纸钱的同时,还会购买一些“彩电”“别墅”等热销的冥品,而这些冥品都是用纸张剪贴而成,仅一座“别墅”就需用纸1-2公斤,十分浪费。

资源浪费


清明节期间,短时间内祭扫人流、车流大量涌入,极其容易导致交通堵塞,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