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建设美丽茶乡_乡风文明_泉州文化馆
泉州安溪: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建设美丽茶乡
来源:泉州文化馆 发布时间:2019-06-27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垃圾分类处理 建设美丽茶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安溪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如何?就这一问题,笔者采访相关部门、相关企业,了解到近年来安溪县通过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处理,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城乡统筹同步推进

  去年4月,泉州市印发《垃圾分类工作意见》,将安溪县党政机关大院和凤城镇大华绿洲小区列入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对象名单。

  在安溪县政府公务大楼和大华绿洲小区周边,笔者看到,广场、道路、公园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崭新、标志鲜明的分类垃圾筒,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三个垃圾收储箱。安溪县环卫所所长王辉强介绍,像这样的垃圾回收筒城区共设置400多个,就是为了方便市民投放垃圾时能进行分类收集。

  王辉强介绍,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以来,安溪县通过政府招投标,委托浙江联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及宣传服务工作。浙江联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试点单位安排管理员和巡检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回收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分类贮存工作。同时,开展现场宣传、指导市民分类投放。

  在乡村,垃圾分类处理也在进行。2017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公布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名单。安溪县西坪镇留山村、平原村、赤水村、赤石村和芦田镇内地村、红村村、招坑村7个村庄被定为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处理试点村。

  在芦田镇内地村,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已建设完成。堆肥房建有1间不可腐烂垃圾房和3间堆肥发酵仓,可将农户和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变废为肥”,制成有机腐殖质肥料。内地村党支部书记杨清波介绍说,目前,村里正准备开通堆肥房的道路,将聘请垃圾分拣员开展垃圾回收、处理、发酵。

  分拣中心投入运行

  垃圾分类处理要解决垃圾怎样分,分类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因此,垃圾分拣是最重要的环节,成为整个垃圾分类处理的中杻。2018年10月,安溪县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绿新贸易有限公司联动实施城市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正式签约。通过建设县域垃圾分拣中心打通垃圾分类处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凤城镇吾都工业园,一座占地4.6亩的大型垃圾分拣中心已建设完成。走进车间,只见7名工人正配合全智能化、机械化的分拣设备把垃圾中的废纸和废金属分离出来。打包后,送往第三方加工企业回收利用,生产出纸箱、纸制品和金属,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该项目由安溪县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绿新贸易有限公司联合投资5000万元,成立福建安溪县冠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

  厦门绿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贤文介绍,项目实施后,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类、材料类、服装类、电器类、家具类和电子类等多种垃圾纳入回收范围。回收车定期将分类好的垃圾,运送到分拣中心,最后转化成各种生产资料,再次回归社会重复利用。

  目前,一期建成的分拣中心可实现年分拣垃圾2万—3万吨的能力。未来,分拣中心建设规模将扩大到50亩,年分拣垃圾可达10万吨,满足城区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

  垃圾分类处理看似“小事”,却事关千家万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王辉强介绍,目前安溪县垃圾分类处理仍有“短板”亟须补齐。一方面,公众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还不够,主动分类投放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够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关部门呼吁,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共同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泉州晚报 林钦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