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艰辛君莫问 只把浓情付风云
——记“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顾建兵
4月24日,在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遮天蔽日的沙尘天气肆虐。
42岁的顾建兵迎着风沙,在观测场上观测气象要素,发报,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气象数据,为气象部门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
14年,恍如昨日;
14年,风华不再;
14年,心甘情愿;
14年,一如既往。
从晨曦到晚霞,从青年到中年,顾建兵始终坚守在这里,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平凡,在默默无闻中书写着敬业与奉献。
荒山里的誓言不曾褪色
1997年,顾建兵和姚淑萍一起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陶乐县气象局工作。一年后,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2005年,组织上为了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稳定单位的业务工作,倡议设立“夫妻气象站”。得知消息后,顾建兵和妻子带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誓言和对气象工作的一腔热忱,来到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坐落于宁夏西北端的贺兰山腹地,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国家4类艰苦台站。
和很多人一样,顾建兵夫妇刚来气象站时,看到破旧的小二楼和仅有的几台观测仪器,内心也有些失望。但既来之则安之,顾建兵鼓励妻子:“我们是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多锻炼才能成长快。”从此,对于顾建兵夫妻二人而言,站就是家,家就是站。
气象站的生活环境艰苦,顾建兵夫妇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回来放入水窖中储存;购买生活用品也是如此,且品种十分单一;冬季取暖要从山上往站里运煤,取暖仅靠一个火炉。深居荒山中,周边没有医院,没有学校,就连药店都没有一家。由于没有学校,他们的孩子只能寄宿在外地的亲戚家上学。
2008年,随着石炭井大批居民搬迁到大武口区,气象站彻底成了“孤岛”,基础设施条件也越来越差。顾建兵说,白天,他们所能见到的就是空中飞过的鸟,或偶而路过的运煤车;夜晚,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虽然寂寞,但顾建兵夫妇从没有因为工作环境差而影响一份电报的拍发,也未曾漏读过一份观测数据。夏天,或烈日炎炎、或大雨滂沱,别人都会往屋子里躲,他们却迎着恶劣的天气去观测场观测数据;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别人在家中享受着那份温暖时,他们却要冒着风雪定时多次往返观测场采集数据。
虽然日复一日、昼夜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顾建兵夫妇始终将刚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和气象精神铭记于心,不曾忘却。
守望观测站 十四年零差错
虽然说地面气象观测是篇“小文章”,但是除了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外,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因此,顾建兵夫妇平日里非常注重业务学习,除了自学,还通过气象远程培训中心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气象站楼前的观测场,就是顾建兵夫妇工作的场所。
高耸的风杆和各种观测设备立于贺兰山间。顾建兵打开一个百叶箱介绍道:“它可以自动感应实时气温和湿度,然后把数据传输至房间内的电脑上。”
2008年起,气象站逐步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测报员除了日常观测和发报工作,还要维护自动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转。
由于气象监测的特殊性,一线观测岗位可以说是“24小时、365天”不间断作业。顾建兵夫妇每天的工作时间从7时至21时,必须按时起床,观测日照、冻土等数据和天气现象,晚上也不能离开,如出现数据异常,需人工紧急排查网络或电脑故障。
“别小看这座气象站,每小时它的实时气象数据都会传输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从户外回到房内,顾建兵一边展示电脑上的实时气象数据,一边说道:“我们记录的是可供宁夏乃至国家气象部门研究分析所需的气象资料,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要想做到精细化预报,就必须保证基础资料的准确性。”
2012年7月13日对顾建兵来说是难忘的一天。那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席卷了整个石炭井地区,一小时内降雨量就达到46.7毫米,突破了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洪水夹杂着山石从气象站门口奔涌而下,头顶的炸雷一声接着一声,电停了,观测场的地沟里眼看就要被雨水灌满,地沟里的数据传输线路如果被雨水浸泡时间太长,可能导致整个气象站业务瘫痪。事不宜迟,顾建兵带着妻子冒雨将发电机抬到屋里进行发电,上传气象数据,然后一人拿着水盆,一人拿着铁锹冲到观测场地沟处开始人工排水。“当时的雷声恨不得要把大地震开,妻子声音颤抖地对我说她很害怕,但当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积水排掉,才能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顾建兵说,等排完水后,他俩浑身都湿透了,头发上都是泥水,狼狈不堪,但最终气象站的业务没有受到影响。
据了解,顾建兵和妻子在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工作的14年间,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差错,2006年至2018年测报综合质量很高,各类报表都无错情,获得测报百班无错情奖16个;他们先后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顾建兵还被评选为石嘴山市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获得第十届“宁夏青年五四奖章”以及“宁夏好人”称号。今年6月2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中国好人榜”,顾建斌榜上有名,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情注一线 毕力躬行
相对于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让顾建兵最难捱的还是对孩子和父母的愧疚和思念。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作为儿子,顾建兵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作为父亲,不能在孩子身边呵护、陪伴。
“气象站24小时必须有人值守,因此我们两口子至少要保证有一个人始终留在站内,无法同时外出探亲访友。因为放心不下对方一人坚守岗位,所以从2005年至2014年间,我们没有回家陪父母过过春节,也落下了兄弟姊妹的很多埋怨。”顾建兵说。
2015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年春节,年近八旬的父母为了让顾建兵安心在岗位上值守,自行乘坐公交车来到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陪顾建兵过了个春节。看到年迈父母的那一刻,顾建兵忍不住跪在了地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看到父母,内心是感激,更多的是愧疚,他们年纪大了,身为人子不能陪老人过年,却还要二老这么远来到这山里陪我们过年,心里太难受了。”顾建兵告诉记者,那年除夕,是他这些年过得最幸福、最满足的一夜。
2015年以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石嘴山市气象局逐步对艰苦台站的工作环境进行改造,不仅翻新了办公楼,还从4公里外引来了自来水,维修了供电线路,安装了电地热和自启动发电机,使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基础设施、办公环境、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顾建兵的妻子也被安排到石嘴山市气象局办公室挂职,领导的关怀,组织的关爱,社会的认可,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更加坚定了顾建兵坚守深山的决心,增强了他为气象事业奉献青春的信心。
近年来,他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学习新技术,从一名人工地面气象观测员向自动化设备维护员转变,确保了自动化设备精准采集数据,及时传输资料,成为了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中艰苦台站自动化设备维护保障的排头兵。
志存高远在深山,观天测云数据传;
几载耕耘夫妻站,日晒风吹意志坚;
重责在肩创佳绩,勤苦赢得美誉赞;
酷似无情胜有情,防灾避害幸福添。
14年来,顾建兵扎根深山,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气象站,与风雨相伴,与雷电搏击,用青春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记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