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为长远健康发展护航---乌海文化馆
高标准建设为长远健康发展护航
发表时间:2019-10-21    来源:乌海日报
整个厂区在紧张施工中。
车间进行内部装修。

  本报记者 王秋华

  中瑞(内蒙古)药业有限公司新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项目是一家落户于乌达工业园的精细化工企业。

  10月16日,记者走进了这家正在建设的企业。厂区内,外部施工与内部装修同时进行,现场呈现一派紧张与忙碌的景象。天津中瑞药业副总经理、中瑞(内蒙古)药业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孙广阔介绍,公司一期总投资1.7亿元,到目前已投入1.2亿元,外部整体建筑施工进入尾声,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车间设备从8月17日开始安装,施工任务重、内容复杂,标准要求高。目前,合成间、洁净间、废水处理、RTO废气焚烧等工程同步进行,预计到12月底完成。

  该项目于2018年8月16日开工建设,是天津中瑞药业的子公司。天津中瑞药业成立于2004年,一直从事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治疗心脑血管、抗肿瘤及降血脂等系列产品总计16个。

  车间外墙、管廊正在施工,道路铺上了垫层,接下来将有计划地进行浇筑。走进生产车间的洁净工段,地面上是分隔开来的一个个空间,不远处几名工人在备料,火花四溅。据介绍,国家对医药生产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中瑞药业为规范药品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高标准建设了洁净工段,光是工段内部装修和设备的投资就达3500万元。在这一工段,除了对空气中的微粒进行控制,还保持了良好的灭菌效果,能有效防止其他区域产生的污染物对最终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标准、严要求方能打造出高水平的企业、高质量的产品。”孙广阔总结道。

  医药企业有自身的特点,从环保方面看,虽然总污染物数量不大,但种类繁多,因为原料涉及上百种,所以污染物产生的组份相对复杂。在污染物处理中,中瑞药业分门别类,不同产品产生的污染物单独收集,每一种污染物都有处理方案,以此实现达标排放。中瑞药业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采用DCS自化动控制,每天处理废水能力达到300吨。公司经过多次考察,放弃了传统的处理方式,采用电催化氧化法技术处理高浓度污染物,达到一定标准后进入生化处理,形成一个复合的处理方式。“生化处理就像是养了一群羊,污染物犹如既有养分的草料、也有无法消化的石子。这种复合处理过程就是在前期加上了一台粉碎机,把所有的污染物打成泥,让污染物全部被消化。”孙广阔形象地比喻着。加上电催化氧化装置后,把不容易降解的污染物变成全部能生化处理的污染物。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就有两项专利技术被利用,相比较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它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

  中瑞药业一期项目建成后将生产烟酸、烟酰胺、肌醇烟酸酯、盐酸法舒地尔等产品。按产量来说,公司最大产量的产品一年也不超过2000吨,最小产量的产品一年仅100公斤,所以中瑞是种类多、产量低、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企业。说起落户乌海的原因,孙广阔毫不犹豫地说:“选择乌海,这儿的优势太多了。从政府来讲,他们非常支持这个产业,而作为企业,特别希望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从能源来讲,不仅是煤,就连蒸汽价格也只是天津地区的一半,电的价格更是不到其40%,所以能耗成本降低则是另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同时,当地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导,上游富集基础原料,就近就可以采购企业所需要的材料,质量好、价格低、服务还周到。”

  “原计划在春节前试生产,但考虑到时间不充裕,而且大家辛苦了一年都比较紧张,还是让大家轻松地过个春节吧。所以,试生产推迟到春节后,一季度我们肯定会完成。”孙广阔信心满满地说,“正式生产后,中瑞(内蒙古)药业有限公司年产值不小于4亿元,利税会大于5000万元,将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贾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