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生命宛若正午的太阳,可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走了。
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谁能相信,这个走路带风的硬邦邦的汉子,就这么走了?!
通辽农牧大楼里,同事们再也寻不到那熟悉的急匆匆的脚步声;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再也见不到他那忙碌的身影;乡村的培训课上,农民兄弟们再也听不到他推广农业技术时的妙语连珠……
9年中,在农业科学的春天里,他不懈地耕耘着,不遗余力的为农业和农民找寻一条出路,直至2016年12月12日戛然而止。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他离去后,他的手机里不断的传来乡亲们的“召唤”……熟识的、未曾谋面的、不知情的农民兄弟仍在等待他的帮助。
他就是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专家肖华。
——他一心让这里的乡亲们富起来
开鲁县的农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肖老师了!
“肖站长确实让我们村民增收了。2013年,全村8600亩耕地开始实现膜下滴灌,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现代化节水增粮,每亩省水60%、省地14%、省电58%、提高肥效10%、增产150公斤,当年人均增收1500元。”开鲁县开鲁镇三星村村支书张宝军心中有一本账。
科左中旗的农民们再也等不到他们的肖专家了!
“肖专家是我们的大恩人,他让我们学会用科技种田。以前种玉米采取的是均垄种植,一亩地4000株就种得满满的,而现在采用大小垄种植方法,株数能达到5500株,算下来亩增收500斤,差不多一亩地能增收400多元!”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丰元庆村村民崔宝山心中也有一本账。
科左后旗的农民们再也等不到他们的肖大哥了!
“去年春耕时,肖大哥发来的全膜技术覆盖规程和旱作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生产技术规程还保存在我的手机里呢……”翻看着肖华在自己试验田里察看秧苗长势时的照片,科左后旗塞外华西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包太平泣不成声。“没想到,产业刚刚起步,给我们做规划的肖大哥却永远地走了……”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们眼含热泪。
在肖华离去八个月后的今天,他的手机微信里还不时地传出淳厚的乡音:“肖老师,过年挺好的呗!”“快清明了,肖站长,你啥时候来呀?”“今年玉米长势好啊,肖大哥咋一直没见你来给我们村作指导呢?”……那些偏远嘎查的不知噩耗的农民兄弟,还在期盼着他的帮助。
乡亲们盼肖华,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肖华没架子,是个“农民教授”。
——他穿不讲究、吃不挑剔,像农民。
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肖华和农民没啥两样。
有人说他穿的太一般了,他却说:“我打扮成上讲堂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农民看你穿的溜光水滑,就有距离感,人家不愿意跟你接近,农业技术传授就会打折扣。”
——他说话直白、通俗易懂,像农民。
“给农民讲课,不能一板一眼的,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得把你的技术变成农民能听懂的、能记住的东西。”肖华常说。“我不喜欢我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农民在台下呼呼大睡,我喜欢和农民们辩论,从中让他们知道科学种田的好处。”
肖华的手机中存着将近500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的有300多个。无论何时何地,熟悉的、或者是陌生的农民慕名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详细的解答。
“记得有一次,我和肖站长去呼和浩特市,途中接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农民电话,困得迷迷糊糊的肖站长立马来了精神头,他耐心地给对方讲,讲到对方说听明白了,他还不放心地嘱咐了若干注意事项。” 回忆往事,朝夕相处9年的同事吕岩钦佩不已。
拙于交际,更不喜欢场面,但一回到沃土田埂之上,回到农民中间,肖华就“活”了,神采飞扬,浑身通泰。把自己所掌握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改变通辽农牧民单一落后的耕作方式,让老百姓从贫瘠的土地上实现增收。看到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他比拿什么大奖都高兴。
科尔沁大地作证
——他把一项项科研写在田野上
和煦的阳光下,精耕细作的片片农田,平展如镜,灌渠纵横交错,一派勃勃生机。“哪块儿地是谁家的,哪块儿地长势怎么样,他都了如指掌。他来了谁也不找,直接去看地块。”回忆往事,科左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郝宏几度哽咽。
郝宏说,干农技推广工作必须腿勤,肖华从不怕“遭罪”。 每次下乡去,他直接到田间地头,尽量不“惊动”当地主管部门。为完成大田作物测产,夏天,他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钻玉米地,渴了,咕咚咕咚灌了半舀子凉水。冬天下乡培训,冷屋子、土炉子,农民们都冻得缩手缩脚,他却一讲就是两个多钟头。
课堂上,肖华坚持不迟到、不早退、不接电话的“三不”原则。在上课内容的编排上,肖华也有着自己的“独一套”——他的课堂总是重实际案例而轻理论知识,多图片展示而少文字说明,他说:“课件里的图片是我亲手拍的,这些地块儿是我一路走过的,技术研发是我亲自跟进的,所讲的案例都是发生在农民自己身边的事儿,所以大体什么时间、在哪个地块儿、说明什么问题,无需标注我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农民们一听一看,更有亲切感,课堂自然有秩序、有效率了。”
2012年以来,肖华累计技术扶持种粮大户30个、专业合作组织8个,打造玉米节水高产高效典型示范田42645亩,其中一些农民在农业部组织实施的东北地区“玉米王”挑战赛中荣获佳绩。
很多农民都忘不了,肖华下乡的时候,挎着相机,好似旋风一样,走在前面,有的年轻人一路小跑跟着他,他回过头来哈哈大笑:“你们走不过我吧?我们推广站的人,走路就是快,垄沟里练出来的,身体好啊!”
忆起往事,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支部书记白永贵历历在目。“这小子能琢磨,干啥像啥,不但电脑鼓捣的明白,还写了一手好书法,摄影也特别棒。原本是学中文的,没想到半路出家,竟然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摆弄的条条是道。”
2003年8月,肖华从土肥站调到农广校任校长,当时教学无秩序,管理无章法,还欠一堆饥荒,几乎要黄摊子的样子。
为办学,他多次汇报、写报告,使各级领导对农广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被他这种认真负责的事业心所感动。跑经费,跑项目,与区内外兄弟单位“攀亲”。肖华在任通辽市农广校校长期间,创建沈阳农大、吉林农大两个通辽函授站,使全市农牧系统1000余名技术人员实现了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农牧业专业人才。
白永贵忘不了第一次和肖华下乡,看到肖华从背包里掏出一只小羹勺,当时白永贵看不懂肖华又在玩啥新点子。只见他轻轻的用小羹勺挖开秧苗的根部察看苗情。“以往察看种子发芽情况,我们都是用手抠。”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细节,让白永贵这个有着几十年农业科技工作经验的老行家暗暗竖大拇指。
“他是纯粹的工作狂,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下乡时,日记本和笔不离手,走一路,记一路,特别善于钻研,工作能力强。是个新时期焦裕禄似的好干部!”时任通辽市农牧业局局长刘凤武,在与肖华共事三年,更是打心眼里佩服。
我们沿肖华生前的农业技术推广足迹一路走来:
全市推广玉米“一增二改三提”技术面积672.8万亩;科左中旗向日葵免耕栽培技术示范园、奈曼旗向日葵综合增产增效模式技术示范园等向日葵综合增效模式面积5万亩;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核心示范基地两片共计1000亩……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一连串闪光的数字。
肖华在任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长期间,克服困难,引进推广新技术50余项。率领团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主持推广了玉米“全膜覆盖、浅埋滴灌”等实用节本增产增效技术,主持编制了有机水稻产业通辽地方标准9项,主持并参与编制玉米产业通辽地方标准18项。先后获国家、自治区、通辽市技术奖励3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获奖项目10余项,节本增效25亿元。他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使昔日的荒山沙坨子,不仅变沃野良田,而且变成金山银山。
科尔沁大地作证
——他甘当“拼命三郎”,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的9年,是肖华人生高速运转的9年,是他带领团队跑步前进的9年,也是他被病魔一点点吞噬的9年。
妻子张秀春清楚的记得,2016年12月4日,肖华破天荒的回家很早,晚饭后躺在床上,他对妻子说,最近怎么总感觉浑身没劲儿。
“你该歇歇了,等孩子放假回来,咱们一家三口也出去旅游吧。”他笑笑说:“现在哪有时间啊,等我退休了吧,天天陪你游山玩水。”
整理肖华的遗物,妻子张秀春在他长年下乡背着的破旧的黑色背包里发现了厚厚的一沓文件材料,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只羹勺,还有一瓶速效救心丸。面对记者,张秀春泪水涟涟。“如果知道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一定不会这么由着他、顺着他。”其实,肖华是个爱家的男人,爱得就像一壶陈年老酒。他手机里保存着父母的照片,天天捧在胸口上。二老晚年喜欢玩麻将,只要有时间就会陪二老玩上个把钟头。妻子每天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生活单调,晚饭后,一有时间他就陪妻子遛弯。 他还烧得一手好菜,去北京开会前,他为妻子买好牛肉和羊排。妻子患有腰间盘突出,遛弯的路上,他教妻子学小燕飞飞……每一个细节的东西,在他都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采访中,同事说,肖华有三个家,一个是永久的,农牧局家属楼;一个是临时的,在几个主要帮扶基地;一个是流动的,在他那辆越野车上。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
这些年,农牧业局家属楼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反倒成了一个匆匆的驿站。
“因为工作太忙,我中午在学校吃,他很少回来,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晚上8点以前吃过晚饭了。吃完饭,我抓紧干点家务,他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张秀春说。
这些年,车上那个流动的家,对肖华来说却越来越重要。
同事吕岩说,一年行程约六、七万公里,肖华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4月10日到5月10日春播整地期间,他都会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对播种深浅等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机械播种的效果;5月20日到6月20日,把各旗县的玉米地块儿走一遍,了解插苗定苗的情况;9、10月份,随着各试验田测产工作的逐渐展开,他开始搜集不同的生产技术对玉米产量因子的影响研究数据,进而对某一项技术或成果的经济效益做出最终评定;到了年底,他会把这一年来发现的问题做集中梳理,并深入到各地给农民讲课,介绍和推广新的生产技术……
车轮在公路上的无休止的转动,脚步在田间地头一刻不曾停歇;跑着跑着,树叶就黄了;跑着跑着,树叶又绿了……
因为长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饭不应时,经常熬夜,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肖华身上出现了各种不适。
“长年身体透支,他太累了。”忆起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吕岩后悔没硬把肖华拉到医院去查查。那是去世前的三个月,在去奈曼的路上,肖华接电话突然说话口齿不清。吕岩再次提醒他该去医院好好看看了。肖华还是那句话:“等忙过这一段的吧。”
去年国庆节过后,肖华明显憔悴,脸色发黄,饭量变小,喜欢吃肉的他午饭只吃一小碗米饭、几口咸菜。去呼和浩特市汇报工作,凌晨4点动身,他和吕岩轮流开车,三天打个来回。
妻子劝他:“别太拼了,现在的人多脆啊!”
“国务院津贴都享受了,自治区劳模、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也评上了,悠着点吧,可别这么拼命了。”周边的人也纷纷劝肖华。他却说:“人活着时要有事干,没事干,还有啥价值了?你不知道我在乡下跑着有多享受。”
是啊,谁能阻拦得了肖华这个“工作狂”呢?
12月8日去北京开会,12月12日到呼市开会,12月5日是肖华的最后一课,有朋友给张秀春发来肖华讲课的视频。当时,张秀春问肖华:“嗓子都哑了,那么卖力干啥?”肖华不服气:“我要是当老师,肯定不比你差!”
“单位组织职工体检,他的体检卡还在办公桌上,没顾得上去呢。他答应过我,帮我好好培养孩子,让女儿有个好归宿,还答应过我,等退休了,他练书法,我练瑜伽……他答应过我的事件件都落空。”回忆往事,张秀春悲痛万分。
是啊,谁能阻拦得了肖华这个“工作狂”呢?
斯人已逝,当我们走进他的书房,电脑桌上,几页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能源环保工作总结的手稿上,一支黑色碳素笔,还没来得及盖帽;一架数码相机连接在电脑上,似乎还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相机储存卡内,大地春耕的、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田长势的,玉米高产挑战赛颁奖仪式的、胸佩大红花的农民,玉米机收粒现场会的……一幅幅照片场景喜人。
书房的墙上,肖华亲笔写下的“言行皆碑”四个大字遒劲有力,令人动容。这四个字,恰似一个设定的程序,在对初心的坚守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运行。
是啊,谁能阻拦得了肖华这个“工作狂”呢?
生命中最后的这个冬天,他依然忙碌着——他通过微信指导奈曼的“俊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 他帮助后旗的农民联系买来滴灌设备;他写下计划,要在2017年加大无膜浅埋滴灌推广力度,力争全市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在山沙两区重点推广面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模式,通过积蓄自然降雨与全膜覆盖保水方式,确保贫困山沙两区在无补灌条件下亩产水平达到600公斤。
……
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农业工作者的“鞠躬尽瘁”。
他走了,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停止了呼吸。他就这样走了,走在了路上,像一粒种子飘落在科尔沁大地……
他的身后,昔日荒芜的山沙两区梯田缠山绕梁;他的身后,现代农业示范园里,金灿灿的玉米颗粒饱满;他的身后,广阔的科尔沁大地绿染田畴,尽披锦绣。
文/通辽日报记者 康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