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馆
文明之窗更多
  • 360截图20151016112939268.jpg
  • 360截图20151016112947884.jpg
  • 36020130717102435125.jpg
  • 360截图20150604091718744.jpg
  • banner1.jpg
 
  南京文化馆 > 文明播报
 
38支群文团队获评“五星”,成惠民演出主力军
发表时间: 2019-10-15 来源: 南京文化馆 字体:[][][] [打印] [关闭]
 

  群文团队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群众联欢活动上表演。南京市文旅局供图

  近日,“2018—2019年度南京市五星级群众文艺团队”名单正式公布,小红花艺术团、留左大鼓表演团、群星戏曲艺术团等38支团队入选。这是南京市首次针对“草根团队”开展星级评定工作,获评五星级团队将获得未来两年政府购买“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及“送戏下乡”的资质,并享受一定的经费补助。有了规范化管理和针对性扶持,挂上“星标”的群文团队,已经从过去自娱自乐的民间团体,成为文化惠民演出的主力军。

  百里挑一评星级,38支团队获“五星头衔”

  活跃在民间舞台的群众文艺团队,大都由有文艺专长或爱好的市民自发组成,这些扎根基层、贴近百姓的“文艺轻骑兵”,是南京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南京市规模在30人以上的各类群众文艺团队(不含高校、部队等)3000余支,每年完成“百千万工程”80%以上的演出场次。

  10月1日,在玄武湖公园举行的“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群众联欢活动”,来自民间的群文团队成了主力军。当天参演人数达2000多人,除了不到100人的市属院团专业演员,其余都是来自全市23支群文团队。

  南京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邹奕告诉记者,开展群文团队星级评定,旨在加强对全市群众文艺团队的规范管理、目标引导和政策支持,让“草根团队”走出小舞台、奔向大天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相对于南京市3000余支“草根团队”的庞大基数,五星团队的评选门槛可谓是“百里挑一”。在基础设备、团队建设、艺术生产、社会影响、文艺创新等5项评审标准里,每一项都有不少“硬杠杠”。比如,要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团队固定成员人数在30人以上,音响、服装、道具等演出设施齐全、充足等等。经过团队答辩、实地抽检、专家评定3个阶段的综合评审,最终有38支团队脱颖而出,拿到了“五星级”头衔。

  会聚老中青三代,不少团队曾亮相央视

  记者在名单中看到,入选的“五星团队”横跨老中青三代:既有被誉为“萝卜头文化大使”的小红花艺术团,也有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还有很多由老年人担纲的“夕阳红团队”。

  独立完成整场、多门类演出活动,每年有8个以上自创节目,每年参与文艺演出活动40场次以上……演出水准的“硬实力”,是评审工作的考察重点。这批五星级团队大都具有较强的创作、编排、演出能力,在全国、省、市各类文艺赛事中屡获奖项,小梅花青年越剧艺术团、姊妹艺术团等还曾亮相央视和各大卫视综艺节目,是南京群文领域的“明星团队”。

  今年67岁的成忠云曾在雨花台区文化馆工作,退休后,姐姐和妹妹也跟着儿女来到南京定居,三姐妹都喜欢文艺表演,姐姐成丹曾是吉林四平市群艺馆馆长。2010年,三姐妹牵头组建了姊妹艺术团,凭借过硬的艺术功底,团里的节目都是她们自编自导自演,招收的团员也要求一专多能——能说、能唱、能演。

  成忠云告诉记者,艺术团现有团员30余名,尽管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依然坚持每周排练两次,练形体、排舞蹈、磨唱功,风雨无阻。该团创作的一批正能量、接地气的情景小品、歌曲舞蹈、曲艺说唱节目,深受基层百姓喜爱,收获了不少粉丝。

  一首以边跳边唱的形式演绎小虎队的《爱》,让成家三姐妹受到了媒体关注,她们多次受邀亮相央视《越战越勇》《黄金一百秒》《向幸福出发》等节目,还参加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妈妈咪呀》等卫视综艺,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南京老虎队”。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群文团队登上惠民舞台

  近年来,南京市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开展,产生了每年上万场演出的供给需求,为群众文艺团队和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广阔舞台。

  入选“五星团队”名单的红星文工团,是一支平均年龄62岁的“百人团”,团员大都是革命后代、转业军人和退休干部,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在高校、部队、机关、社区演出50余场。该团主创团队会集了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一批着名军旅艺术家,50多个节目大都是自己原创排演。8月1日,由红星文工团创排演出的“庆八一、迎国庆”文艺晚会,还登上了保利大剧院的专业大舞台。

  今年1月举办的2019年南京市公益演出政府采购会上,红星文工团拿到了秦淮、建邺、栖霞、江宁的4张“订单”。“市里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民间文艺团队走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不断学习提升。”红星文工团外联部部长张建平表示,有了这些演出机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基层百姓的文化需求,在创作时拿出更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邹奕表示,星级团队将实行动态管理,两年为一个评定周期。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公益演出的内容品质,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的演出资格将与群文团队的“星级”挂钩。此次评定的38支“五星团队”,可直接获得下一个评选周期内政府购买“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及“送戏下乡”的资质,并享受一定的经费补助。此外,市、区文化主管部门还将在辅导、培训、演出场地等方面,对优秀群文团队进行扶持,进一步提升群文团队的创排能力和演出水准。(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 孙婷婷 
 
中国文化馆联盟·南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