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馆
文明之窗更多
  • 360截图20151016112939268.jpg
  • 360截图20151016112947884.jpg
  • 36020130717102435125.jpg
  • 360截图20150604091718744.jpg
  • banner1.jpg
 
  南京文化馆 > 头条新闻
 
娄勤俭:用丰收的喜悦点亮未来
发表时间: 2019-09-23 来源: 南京文化馆 字体:[][][] [打印] [关闭]
 

  又是一年春华秋实。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刻,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江淮大地欢歌笑语、果蔬飘香、稻菽金黄,父老乡亲们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这里,我向全省广大农民朋友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真诚地致敬农民、礼赞丰收。

  我们欣喜地看到,农业生产又迎来了好收成。从气象上来讲,今年并非风调雨顺,苏南洪涝、苏北干旱多年少有,台风还时常侵扰。广大农民朋友拒绝“望天收”,防大汛、抗大旱、御台风,战天斗地,实现了“有大洪无大险、有大旱无旱灾、有台风无伤亡”,用粗犷有力的双手换来了又一个丰收年。今年全省夏粮总产近260亿斤、与去年持平,秋粮有望再获丰收,瓜果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效益稳中有升,肉蛋奶市场供应充足,保障了全省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一个农业生产史上的奇迹,是一个由江苏农民创造的奇迹。

  我们欣喜地看到,乡村产业在转型中实现了新发展。党中央吹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后,广大农民敏于见势、善谋敢拼,谱写了一曲乡村产业的丰收赞歌。乡村产业特色更加凸显,农民朋友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把品质做成了品牌。今年新增优势特色产业近60万亩,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累计超过160个,特色水产产值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农业生产有了更多科技的加成,农民朋友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改造农业、提升产业,更多的农产品走入城市、走出江苏、走向世界。今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超460亿元,同比增长30.7%。到农村去成了更多人的选择,农民朋友顺应消费需求变化,精心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田野、享受乡村。全省新增休闲农业园区景点500个,综合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2%。今年7月国务院在我省召开全国乡村产业推进会,这是对江苏农民最好的肯定与褒奖。

  我们欣喜地看到,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道越走越宽广。江苏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一向勤劳致富、勤俭持家,靠辛勤劳动收获丰收之美。今年以来,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年突破2万元的基数上又实现了新增长,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一些刚踏上致富路的农民朋友,在党委政府帮助下,苦学技术、苦练技能,积极就业、大胆创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省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年内可望全部脱贫。一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农民朋友,主动投入创新创业大潮,6个优秀带头人成为全国典型,又培育了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创办了各类主体5000家,3万农民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一年来我们还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等多种方式,帮助西藏、新疆、青海、陕西和贵州铜仁等对口支援帮扶地区近30万农民朋友实现脱贫。我们坚信,在致富路上奋力奔跑的农民朋友,一定会收获鼓鼓的口袋。

  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农民群众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苏北农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顺应现代城镇发展规律,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省各地开工建设住房集中改善项目394个,年底超过10万农民将搬进新居、过上新生活。父老乡亲既要“屋内现代化”,更拒绝“屋外脏乱差”,踊跃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家园,又有462个村庄创成了省级美丽宜居乡村。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优秀农耕文化深入传承,乡风文明持续提升,新建5822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建成88个农耕文化主题类博物馆和300个村史馆,全省文明乡镇比例接近80%。

  所有的丰收都是用汗水浇灌而成,把今天的成就放到70年艰辛壮丽的历程中看,更感受到这一份沉甸甸的丰收喜悦。70年来,我们实现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到极大丰富的历史性突破,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即将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就业从单一务农向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历史性嬗变,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从基本缺失到逐步完善的历史性进步。江苏农村的沧桑巨变,雄辩地证明: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

  盘点丰收的喜悦,我们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丰富内涵、深远蕴意;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嘱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的殷殷关切、拳拳深情;深切体会到总书记要求江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热切期望、光荣使命。当前,江苏正在决胜收官高水平全面小康、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处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关心农村、支持农业、带动农民,和农民朋友一道,迎接更大的丰收,点亮更好的未来。我们要立足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四化同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点亮乡村现代化的未来;我们要把握农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点亮现代农业的未来;我们要带着强烈的“三农”情怀和责任担当,用过硬的成果,持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点亮农民高品质生活的未来。

  去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发展,特别是期待更多年轻人和土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相信,今天的江苏,在稻香四溢的田间地头,在迸发着奇思妙想的乡村工坊,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农业园区,广大的农民朋友不仅热烈地谈论着丰收,更热烈地谈论未来,谈论中国农民的理想。金色的阳光洒在或沧桑或年轻的面孔上,明亮的眸子里折射出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希望。江苏大地上,丰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农民的好日子、甜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 孙婷婷 
 
中国文化馆联盟·南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