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文化馆
 
做人民满意的基层司法行政干警 马欣盛
发表时间: 2016-09-26 来源: 字体:[][][] [打印] [关闭]

马欣盛同志,男,44岁,中共党员。2004年担任南区司法所所长一职,已经在基层司法行政战线上工作了11个年头,在这期间,他以公正无私、忘我敬业、心系群众、廉洁朴实的品,在社区百姓及单位同事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他的带领下,南区司法所2009年在满洲里市率先跨入全区规范化司法所的行列。2011、2012、2014年他所承办的调解案卷多次被呼伦贝尔市司法局、满洲里市司法局评为优秀案卷。司法所的各项工作在历次的考评中都名列前茅。

马欣盛同志1993年参加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在2005年5月,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多年以来,他牢记入党誓词、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坚决执行上级工作部署,与基层政府保持步调一致,积极开展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社区平安的各项工作。马欣盛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基层司法工作的热爱都是在行动中体现的,比如在2013年两会维稳期间,他曾经与辖区综治办、信访办一起连续工作3个昼夜,成功调解了一场拖了10年的婆媳分割征地补偿款的纠纷,同时也终止了这个儿媳妇多年来每到节庆时期就上访要求独享征地款的事件。“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今年自治区的重点工作项目,马欣盛同志因为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被街道办事处选派到阜城社区担任驻村推进组的副组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放弃节假日休息,积极协调责任单位,为辖区居民的取暖、用水、巷道建设等项目奔波着。

在单位里,如果有人问谁是第一个来的,肯定会有人说是他,最后走的呢?也是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对待同事坦坦荡荡,使他成为很多同事的知心好友和学习的榜样。他的办公桌多年都摆放着各类法律读本,一有时间,就会看到他在翻阅那些书籍。较高的法律素养使他在接待来访群众时,能够应付自如,调解纠纷时,能够引章据点,公正调处,使当事人心服口服。马欣盛同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司法战线工作者,还是一位投身于公益事业的热心人,辖区的莲花托老所是一所民办的微利企业,那里接收的多是生活不能自理、缺少家庭管护的老人,他知道后,多年来多次组织同学、亲友出钱、出力前去慰问、帮扶,2014年,还帮助托老所要回拖欠的养老费用2.4万余元。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发现生活困难的求助者,每次都会及时伸出援手。如在2015年3月份的一起农民工子女玩耍造成的骨折纠纷调处中,因当事人无力承担赔偿,马欣盛同志就立即帮助联系民政、社区等部门,当日使骨折儿童住进了医院,得到了及时治疗,儿童出院后,他带领同事捐款,为他家买了米、面、肉、煤等生活必须品,使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

基层司法所的工作是繁杂的,但他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能积极发挥作用,探索最有效的方法,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社区矫正工作虽然是起步较晚的一项工作,但却是司法所要求最严格、制度最细致、责任最重大的一项工作。马欣盛同志所在的辖区因为外来人口多、人员素质低等原因,社区服刑人员基本占全市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最多时达到72人,面对众多的服刑人员,他与同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与派出所、社区建立一体化工作制度,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影响服刑人员心理的不稳定因素,并有针对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对违反矫正纪律的人员,马欣盛同志铁面无私,严格按照法规和程序进行处罚。到目前为止,他客服种种阻力,办理了违反纪律的服刑人员拘留2人,警告5次,起到了震慑作用。惩罚不是目标,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做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才是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对生活困难的服刑人员,符合条件的他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籍在外地的,他联系社区和帮扶单位及时送去生活用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2012年夏天,马欣盛同志发现不少社区服刑人员在街边打零工,还有的在工地打短工,收入不稳定,接触的人员也非常复杂,非常不利于开展矫正工作。当时的南区社区矫正基地(南区农贸市场、和药店)并不适用于这些人,而适合打工人群的新的矫正基地又没有建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仔细研究,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在集运输、装卸于一体的满洲里跃龙运输有限公司身上,这个公司主要负责满洲里市铁路线上的装卸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人,而且工资水平也较高。经过多方打听,马欣盛同志主动与公司的孟总经理取得了联系,把建立矫正安置帮教基地的意义、社会影响向他说明后,立即得到了孟总的大力支持,并委派了专人负责共同开展基地建设工作。不到一周,就完善了基地的管理制度、社区服刑人员工作安排等基础工作,并与南区司法所签订了建立安置帮教基地的协议。基地建立当年南区就安置了社区服刑人员11人,在随后的3年里,跃龙安置帮教基地受到了满洲里市司法局的重视并得到了发展,跃升为满洲里市级的优秀安置帮教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50余名,在服刑人员管理、帮扶、技能培训等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满洲里南区是老区,因为它历史悠久;也是一片新区,因为棚户区改造,一片片新楼拔地而起;它还是外来人口的聚集区,因为房价便宜,很多打工人员选择在此立足、安家。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这里发生的矛盾纠纷逐年增加,成为满洲里市的居民矛盾纠纷多发地区。以2014年为例,满洲里市各级调委会成功调解纠纷1800起,南区各调委会调解的纠纷就达到了500起左右,这其中,马欣盛同志参与调解的纠纷就有89起。在他的车里、桌上常年放着一摞“卡片”,只要见到他的群众,手里都会多这么一张“卡片”,那是一张“便民联系卡”,上面有司法所的位置,提供法律服务的项目,还有一个24小时不会关机的电话号码。就是因为这张卡片,很多陌生电话会经常在早晚休息时、节假日打来,有咨询法律知识的,也有遇到纠纷请求调解的,多年来,马欣盛同志从来没有拒绝过一次居民的请求,只要是有需要调解的纠纷,他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离开身边的亲友,最快速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在这11年中,经他调解过的纠纷有800余件,其中群体性事件就有30余件,这些矛盾纠纷事件的成功调处,极大地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与平安。也是正因为他多年的付出,也为他在辖区群众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马欣盛同志曾经和同事说过,南区的群众要是都懂法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纠纷了,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犯罪了。在“五五”、“六五”普法中,他积极发挥才智、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少年儿童保护、妇女权益保护、劳动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法治法规的宣传。只要是南区组织文体活动,就能看到他坐在法律咨询台后,积极的为居民讲解着各种法律知识,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发放法治宣传的传单、读本。他还积极地走进学校、社区等辖区单位,通过讲座等形式,不遗余力的开展安全教育、法律知识宣传。近3年,他组织或参与的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达25起,受教育人员达到3000人以上。他不仅重视大型的宣传活动,几十名小学生参加的社区活动,他也积极参加,认真准备,绘声绘色地为小学生讲解寒暑假的注意事项、少年儿童保护法等知识。在给满洲里市为聋哑人讲解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时,他更是收集了多种图片、漫画等材料,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口语翻译,在课堂上与聋哑人积极互动,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最后聋哑人士都竖起了大拇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马欣盛同志分别在2009年被呼伦贝尔市评为“十佳调解能手”,2011年被评为满洲里市普法先进个人,2012年被满洲里市评为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2016年被呼伦贝尔市评为“全市先进人民调解员

责任编辑: 王 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