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文化馆
 
体味真 弘扬善 享受美 百善孝为先——记满洲里市2017年度孝老爱亲“身边好人” 杨根玲
发表时间: 2018-01-15 来源: 满洲里文化馆 字体:[][][] [打印] [关闭]

   

 

  

  杨根玲是铁路车辆段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对她赞不绝口。令人们印象最深刻也最具有感染力的是她的笑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那张乐观灿烂的笑脸都会温暖每个人的内心。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微笑着说:“我只是在履行女儿、姐姐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女,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她的父亲已经九十多岁了,她孝敬父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她还有一个智障的弟弟,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她照顾。她说:“居家过日子,琐碎小事就是很多,但是只要你爱自己的家人,就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因为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养育你长大的。”

  杨根玲说:“记得在我刚上学的第一天,父亲牵着我的手,风来了,我躲在父亲身后,他用脊梁为我遮风避雨。父亲如山,是我依偎的靠山,现在父亲老了,我要牵着父亲的手。父亲一生历经沧桑,父亲用仁慈缓解了我的烦恼。父亲最善解人意,他豁达坦诚,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我所具备的品质。父亲为人心善、友好、亲和。父亲慈眉、善目,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

  杨根玲的父亲与弟弟相依为命,而她坚持每天问候他们、为他们做饭洗衣,并乐在其中。有人这样问杨根玲,“你不累吗?”她说:“我丝豪没有感觉累,反而觉得挺欣慰,这是理所应当要做的,责无旁贷,这是亲情,是孝道,是人之常情。”前几年,杨根玲父亲的牙齿还勉强可以咀嚼食物,但这几年来,牙齿特别不好,吃不了硬的食物。杨根玲想了很多办法,变着花样地给父亲做他能吃的食物。闲下来,她就会给父亲读读报,陪老人聊聊天。父亲即使年纪大了,但依然很关心国家大事。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当前的时事展开。

  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杨根玲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的善良,朴实,让她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她的宽容,大方,让她享受到了人生的平实和幸福;她的勤劳、踏实,让她赢得了生活的富足。她会努力感染身边的人,也能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责任编辑: 周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