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5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吉林省农安县全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农安现象”。
强化高位统筹,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力
在组织领导上提供保障。农安县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和副县级干部构成的领导机构,县委书记及乡(镇)、村“一把手”分别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第一责任人,并兼任同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长,形成了三级书记带头抓文明实践的责任体系。同时,坚持文明实践工作与全县重点工作的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系指导、包保督导等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分赴各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开展巡回式督导,进行跟踪问效检查,对工作滞后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实现了文明实践督查指导全覆盖、有实效。
在顶层设计上做足文章。农安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组织召开全县动员大会,专题学习了中央和吉林省、长春市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统一了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思想认识。为打出文明实践特色组合拳,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认真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又务实管用的1个总方案和9个分方案,即《农安县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单”运行机制实施办法》等9个分方案,形成了“1+9”制度体系,实现了开展活动上有方向指引,具体实施上有章可循。
在基础保障上加大力度。加强人力保障,县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下设综合指导等4个组,共计45人。各组长组员均是在各单位抽调的精干力量,与原单位脱钩,专职抓文明实践工作。加强办公供给,专门安排了办公室,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县财政优先拨付经费100万元,配齐办公设施,并将文明实践活动保障经费列入2019年度财政预算。同时,事务局每天都专调2辆车,供办公室人员下乡调研督导使用。
强化载体创设,激发文明实践工作创造力
探索“3625”模式,着力构建特色运行体系。农安县通过调研探索,推出了富有本土特色的“3625”运行模式。建立了县乡村3级服务阵地,创设了理论和政策、教育、法治、文化与文明等6大服务平台,培塑打造了黄龙府新时代文化艺术节和新时代丰收节2大服务项目载体,形成了平台亮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基层报单、群众点单5个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服务靶向精准度。去年元旦开启的黄龙府年货大集就是特色模式全轨迹运行的例证缩影:群众通过手机APP点单到信息与融媒体平台并上报到县实践中心,中心委派文化与文明、科技与科普平台策划推出黄龙府年货大集服务项目,通过设立舞台表演区、春联福字赠送区、商超杂货展区等5个大区,满足了群众的物质和精神双需求,吸引了周边10余万群众参与。
丰富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满足群众需求,坚持集中大型与分散小型相结合,推出了“幸福农安·文明先行”“致敬勋章·关爱现存老兵”“圆梦六月·爱心助考”等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顺应基层群众需求,开展了“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普及宣讲、“放心农资下乡”“关爱贫困家庭”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12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结合干部作风大整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访万户”活动,为群众办实事630余件,息访122人次。结合生态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扞卫生态、护我蓝天”“走访千家、帮扶百户”等活动,发放传单2万余份,清理生活垃圾122吨,走访慰问群众522户,使得活动叠加,收到了“1+1>2”的效果。
激发社会力量,推动文明实践共建共享。为进一步激发民间社团等社会组织公益奉献功能,农安县出台了《民间社团(社会团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支持和奖励办法》,培育了30余支社会和民间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和充分利用全县170多个小剧团、小戏班、小诗社、小协会等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把文明实践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有效提高了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巴吉垒镇四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农民自编自导、自发组织赛诗会、民歌赛等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深深吸引了包括长岭、德惠等县内外7个乡镇的农民参加,实践了民间力量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真正变“单打独斗”为“共建共享”。
强化路径创新,增强文明实践工作发展力
联建融媒体中心,解决“各自为战”问题。农安县既是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同时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县。通过工作发现,虽然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根本目标一致,都在于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因此,县委宣传部作为主责部门,创造性提出并探索实施“两个中心”相贯通的新路子,有效解决资源整合难、群众点单难、过程追踪难、考核评估难等实际问题。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充分整合全县志愿服务资源,统筹理论政策、教育法治、文化文明、科技科普、健康体育等项目,在融媒体中心设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挥互动平台,通过PC端、APP端和微信端实现工作联动,采取“平台亮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基层报单”方式,将群众需求搜集、任务分配指派、过程实时跟踪、处理反馈上报、绩效考评分析、结果反馈回复6大环节整合为一套全流程、标准化的在线管理指挥系统。这样可以实现志愿者队伍多层级在线统一管理,借助融媒体中心把服务从网下做到网上,把温暖从指尖传递到心间。
树立典型精品,解决“缺少样板”问题。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探索与开创性,农安县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同时,发挥示范引路作用,打造工作标杆,解决基层站所工作缺少样板问题。着力打造了开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合隆镇陈家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几个精品示范样板,从组织架构、基础阵地、志愿者队伍、品牌服务项目、工作运行制度和机制体系等方面,全力加强视觉体系(标识、制度、展板等)、实践体系(志愿队伍、志愿项目、活动开展等)和成果体系(文本、图片、专题片等)建设,并在全县培训推广,使之有规可依、有例可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县乡村三级选树亮点,全县按照五个片区划分,分别确定1-2个乡镇为文明实践片区中心所,形成典型引路、梯次跟进全局铺开的良好态势,辐射带动片区文明实践协调互动,绘就一幅以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发挥乡贤作用,解决“话语温差”问题。讲群众语言是一种交流艺术,是一种工作能力。群众喜欢“土话”“实话”“家乡话”,而乡贤作为群众的身边人、“土话专家”,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安县注重从退休干部、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等群体中选有精力、有能力的新乡贤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如县高级中学教师王清泉,擅长成人合唱教学和群众文化辅导,他幽默风趣的乡村俚语式风格深受群众欢迎。他先后在10多个乡镇文明实践所建立文化辅导站,教授歌曲、乐器演奏,培养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乡土文艺骨干。
引入第三方智库,解决“技术沟坎”问题。试点工作进入中期,一系列核心理念需要锚定,一些焦点问题需要解决。第三方机构作为辅助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力量,以其独立性、创新性、开放性备受青睐。农安县在自我审视和反思的同时,有了更高层级的追求,主动自我加压,自我提标,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长春益创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历时一周,对县内实践中心、平台、所站进行全方位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用其高质量、前瞻性、战略性、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把脉问诊,提供智力支撑。
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文明实践,农安县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黑龙江、河北等兄弟省份十多个市县考察团都给予好评。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专刊》还对农安县的做法进行了推广交流。 (作者系中共农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安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徐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