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中秋月饼香-中秋-中国文化馆·廊坊
中国文化馆】 |【河北文化馆】 | 【设为首页
儿时中秋月饼香
发表时间:2018-09-20   来源:廊坊日报

  中秋,又称“团圆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便一直流传着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小时候,每当快要中秋时,大街小巷都摆放着好多月饼,尽管那时的月饼品种单一,巴掌大小的月饼上面只有寥寥可数的芝麻、花生,却馋得我们不停地流口水,吵着家里大人去买。那时家里人多,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日子本来就过得艰难,哪有多余的钱给我们买月饼吃啊!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又到了一年中秋时,母亲一大早起来,对我们说:“今天中秋节,你们想吃什么味的月饼?”听说有月饼吃,我们兄妹三人高兴得跳起来,异口同声地说道:“什么味的都好。”于是,母亲麻利地开始干起活来,将事先准备好的芝麻、花生、瓜仁,用擀面杖捣碎,再撒了一点点干面放锅上炒至五成熟,加入适当红糖,搅拌均匀,即做成月饼的馅料备用。

  紧接着,就开始和面。母亲将头一天发酵好的面盆搬到案板上,一边用力地搓揉面团,一边均匀地调和蛋液、菜籽油和温水,面团在母亲手里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灵巧地翻来覆去,渐渐的变得光亮顺滑起来,很快母亲又像变戏法似地将面揉成团,放在一旁,母亲说:“这叫醒面,只有醒好的面做出来的月饼才有嚼劲。”

  趁醒面的空档,母亲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烧火,将火烧得旺旺的。大约15分钟后,母亲用刀切开一小块面团,用手轻轻地一捏,面团很快地又恢复弹性,母亲满意地说道:“成功了,可以做月饼喽!”听到母亲这样一说,我们都特别期待母亲的月饼,高兴地围着母亲叽叽喳喳地说着。母亲便将那团面均匀地切成大小一致的剂子,然后用擀面棒擀成饼状,包入花生芝麻馅料,封口,揉团成形后,取出圆形模具,在模具内撒上薄薄的一层面粉后,将圆形面团按入其中,抠成月饼形状,母亲还特意在月饼面上摆放些葡萄干、芝麻,将月饼点缀成为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使原本单一的月饼变得更加多样活泼,母亲看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对我们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将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说完,她便将初具雏形的月饼小心翼翼地放进烤炉里。

  待到月饼出炉时,氤氲的香气扑面而来,整个屋子一下就弥漫着月饼的香气,馋得我们直流口水。一家人围在桌子周围,吃着酥香可口的月饼,看着天上皎洁明亮的月亮。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芝麻花生月饼,却是简单而又温馨,让儿时的中秋多了许多明媚和幸福的回忆。

  如今,漂泊在外的我们,尽管品尝了各式各样的美味月饼,但还是对儿时母亲做的月饼念念不忘,因为在那段清苦又温暖的岁月里,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永远是我心中抹不去的画面。(廖桂莲)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县级文化馆
地方文化馆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