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挂起来,喜庆村歌唱起来!乙亥祯祥,新春佳节,在莆田的多个村庄都举办了联欢晚会、春节运动会,来自田间地头的“村歌”、“小品”、“舞蹈”等数十个节目在欢乐小调中演绎浓浓年味,展现出散落于城市乡村的民间智慧,反映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美好生活。(2月11日 中国文化馆)
前些年,“乡村春晚”还是凤毛麟角的新鲜事,而如今,“乡村春晚”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村庄,渐有蔚然成风之势。比之电视里高大上的央视春晚及地方卫视春晚,“乡村春晚”的舞台是乡村,演员、主持人、观众也都是当地村民,节目里说唱的事也是身边的家长里短,这都更贴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更接地气,也就更具感染力、吸引力,更令村民喜闻乐见。从村歌到村晚,都有一份文化情结,那就是自信。有自信才有村歌,有自信才有村晚。
“村晚”是老百姓的舞台。舞台虽小,但一样有料有戏。在民间,不乏吹拉弹唱的文艺爱好者,也不缺自编自演的素材,家长里短可以入戏,邻里故事可以讲述,村庄变化可以细数,台上演得带劲,台下看得开心。由此,“村晚”自然比电视里的春晚更加亲切、更接地气,增进了群众之间的文化认同,也切实提高了文化普及率与辐射面。只要有效组织起来,“村晚”同样可以精彩纷呈。
“村晚”传承好年俗。客观地讲,如今传统的年俗文化在一些乡村逐渐式微,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弱,很多人的过年主题就是吃喝、打牌、看手机、玩游戏,让人感觉乡村的年越来越没有味道了。“村晚”的出现给村民们提供了新的精神食粮和新的文化消费选择,把一些人从牌桌、酒桌、游戏场景拉到了舞台之上,让村民们的春节过得更充实、更健康。
“村晚”的诱惑在于参与感。当下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村民之间也缺乏沟通。通过“村晚”这个大舞台,拉近邻里距离,促进情感交流,十分符合人们的内心愿望。邻里之间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合作演出,就能在互知、互敬、互帮、互信中,构筑起温馨和谐的家园。小小的村庄、小小的舞台,村民们用自编自演的草根节目烹制着属于自己的春节娱乐大餐,传承着新的年俗文化和乡村文明新风尚。
“村晚”受欢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实践证明,只有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元、公益文化活动更繁荣,老百姓的春节才会过得更有滋味、更加出彩。(久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