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文化馆
活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 活动动态 > 正文
退出宽屏
农翔社区志愿者坚持夜巡,助力生活垃圾分类
来源:南湖晚报 责任编辑:沈鸿燕 时间:2019-04-22 10:12:37

  4月20日晚上,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南湖区南湖街道农翔社区的翔益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志愿者们在工作室集合后,拿起夹垃圾的工具,开始了夜巡。这样的志愿巡逻,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

  当天晚上6点30分,记者来到农翔社区石榴坊小区门口的翔益志愿服务工作室,几位志愿者穿好红马甲正准备出发,这里是他们当天夜巡的起点也是终点。王万玲是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发起人,“工作室正式成立是在去年2月,但在这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夜巡了,固定在每周二、四、六。”她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招呼大家拿好夹垃圾的工具或者戴上手套,几个人就开始巡逻了。

  石榴坊小区,是市区建设年代比较久的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和租户为主。“以前小区环境一塌糊涂,垃圾桶旁边都扔满了垃圾。”志愿者傅恩德就住在石榴坊,他对小区环境的前后变化一清二楚,自从小区引入了物业管理,加上志愿者队伍的引导,小区的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垃圾桶旁边基本上没有乱扔的东西了,绿化里没有垃圾也更好看了。”

  从石榴坊到教工宿舍,再到银柳坊、杜鹃坊,志愿者们看到沿途的垃圾就会伸手捡起来,扔到灰色“其他垃圾桶”里,也会打开垃圾桶查看垃圾是否扔对了。在杜鹃坊的一个“其他垃圾桶”里,志愿者张根泓发现了两根废旧灯管,立即拿了出来,“这个是有害垃圾,要扔到红色的‘有害垃圾桶’里去。”他是个热心人,只要家里没有大事,基本保持每周2至3次的巡逻频率,“环境干净了,自己住着也舒服,出来走走就当锻炼身体了。”

  巡逻助力了小区环境的改善,居住在周边的居民都是受益者,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热心人。巡逻队伍里的吕秀珍和朱永珍并不是农翔社区的居民,而是来自东栅街道泾水社区。“以前吃过晚饭,我们就要去跳排舞,还不如来跟他们巡逻,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美化环境。”她们笑着说道。这支巡逻队伍在志愿服务工作室刚成立时只有几个人,现在人数已超过30,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从石榴坊出发,到教工宿舍、银柳坊、牡丹坊、天风阁,最后沿着沿街商铺回到工作室,记者跟着志愿者们一路走下来,正好用了1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周巡逻3次,除非极端恶劣天气,从安全角度考虑会暂停。”王万玲不仅是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发起人,还是农翔社区环境卫生方面的负责人,她自学垃圾分类知识后,向志愿者们传递正确的分类知识,并通过到居民家里入户宣传的机会将分类知识传播给社区居民。“每次可回收物收集车到小区,居民的积极性都很高,这就是参与垃圾分类的一种表现。大家也都知道,环境好了,自己就是受益者。”她表示,自己会坚持下去,继续通过志愿者巡逻和劝导的形式,帮助居民养成将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晚报记者 周佩佳)

  垃圾分类小课堂

  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从“三分法”到全面覆盖“四分法”,也就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该怎么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未污染的)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但大棒骨不属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包括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为了让垃圾从源头减量,而另一种垃圾减量的方法就是使用绿色环保用品,比如出门旅游使用分装瓶灌装日用品,避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