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想到自己的血能救人,我就觉得这血献得值。”21年来,他“为爱举手”,累计献血50多次,献全血总量2500多毫升,捐献了4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他叫沙荣良,虽年近六旬,却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走得无比坚定。
记者见到沙荣良时,他正在南通市中心血站如皋分站进行采集血小板的准备工作,轻车熟路地登记、检测。筛查过后,采血工作人员告诉他各项指标正常,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后,沙荣良便坐上血小板采集机旁的椅子上,经过58分钟采集,顺利完成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捐献。沙荣良告诉记者:“定期来献血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血小板捐献每次间隔周期为15天,如果15天过后,感觉身体状态比较好,我就会主动打电话给血站,问需不需要血小板。血站说需要,我就直接过来捐献。只要日常休息好,身体各项指标都可以符合条件。”
回忆起1998年第一次献血,沙荣良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很多人对无偿献血还不太了解,但我感觉这是个有利于社会的好事。正好当时路过一辆献血车,就毫不犹豫上去献血了。”沙荣良直言,献血的前期是有些害怕,不知道献完血会出现什么状况,身体会不会不适等,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但是献完血后,什么担忧都是多余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从这以后,每隔几个月,他就跑去血站或是献血车献血,从未中断。
后来,在一次献血中,沙荣良了解到比起捐献全血,临床上最紧缺的其实是血小板,可捐献者却少之又少。于是,他专门查阅相关知识资料,又请教血站的医生,开始了血小板的无偿捐献。
由于血小板保存期短,所以常常是血站一个电话,沙荣良就立刻放下手边的工作,赶去捐血救人。他告诉记者:“上个月,有个产妇突然产后大出血,血站联系到我后,我就立即赶了过去,因为献血及时,最后产妇平安无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觉得很欣慰,也很高兴自己的血能救人。”
二十多年来,沙荣良捐献的全血和血小板,已经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在他看来,献血除了帮助别人,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个定期监督。他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达到献血标准,平时除了注意锻炼身体,他也会注意饮食,生活习惯也比较规律。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都比同龄人要好一些。
在沙荣良家里,一本又一本的献血证,记录了他这些年的爱心轨迹。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有患者需要,只要一到献血间隔期,他就会按时出现在市中心血站如皋分站。沙荣良对记者说:“无偿献血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坚持做下去,直到不能献血的那一天为止。”
沙荣良用21年的时间,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爱的美丽赞歌。事实上,像他这样的“献血大户”在我市还有很多,南通市中心血站如皋分站党支部书记姜卫东表示:“这些年,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在不断发展,采血量也在逐年增加,全市累计每年大约有1万人参与无偿献血,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市民能够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
□融媒体记者徐雅珺 韩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