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先生今年42岁,现在已经在城市里安居乐业。不过,在乔先生心底,乡村是不能忘却的底色。因此,每年的清明节、暑假、春节三个时候,他都要带着家人回乡小住,不仅增加自己和亲人间的关系,也为了让孩子们多接触自然,真正地见识一下庄稼以及家禽。乔先生老家的村里,有堰塘和小河沟,他会带着孩子去抓鱼、摸螺蛳。孩子光着脚丫,在水里摸来摸去,回到城里还会跟好朋友摆一摆自己的见闻。(《成都商报》)
在农村长大的乔先生,让自己的孩子了解农村农情、乡土文化,看似无关紧要,对其身心发展、道德发展、文化发展、人格发展,利莫大焉!
大自然风光能培养青少年的生活情趣。城镇青少年除了上学、上兴趣班,大多数时间就是将自己“宅”在家里,自娱自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缺失症”。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自然风物和甜润空气的滋养,容易形成情感封闭、自以为是、注意力缺失,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所以,多让孩子回乡村,零距离接触大自然,发现和感知田野风光、大自然的乐趣,挖洞、爬树、过河、逮知了……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提高专注力、锻炼创造力,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培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发展愿望。
温厚乡情能促进青少年的情感和道德发展。在城市,看到的多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防盗门文化,邻里之间少有往来,情感沟通也不多,久之会有一种人际关系冷漠和僵硬感,不利于青少年和谐情感的养成。而在农村,邻里之间交往亲密,相互往来,相互帮助,亲戚邻里有了困难也多能仗义帮助等,不计前嫌。孩子在这里,会认识到乡村文明的另外一面:温暖,厚重,富于情义。对于均衡和谐的道德和精神发展,是一个积极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敬畏感。乡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孝德文化在农村仍然厚重,令人生出浓重的敬畏感;而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乡村始终浓墨重彩,这些文化和风俗习惯饱含灿烂的文化、道德和价值的精华,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均衡和幸福的源头,中华文明里的中庸、中和,莫不出自于此;而祠堂文化,则是家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支撑……让青少年接受乡土文化的哺育,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产生内在的亲近,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光大。
劳动劳作能提高青少年的吃苦耐劳意识。与舒适的城市生活相比,在农村有一些不便甚至是辛苦,比如没有空调,又或者是干农活,很脏,很累,也不能打游戏。这会让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不适应。但是不要忘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有乐,也有苦。我们在让孩子分享现代化舒适的同时,也应该补上吃苦耐劳这一课,在艰苦环境和辛苦的劳作中,认识到生活的另一面:能分享快乐,更要有以苦为乐、融化艰苦的达观和从容心态,从而获得身体和精神两个维度上共同的强壮。不断提升其劳动意识、珍惜意识、奋斗意识,得到真正的人格壮大。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是我们的文化特色。因此,当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注重“读万卷书”,也要注重“行万里路”;注重知识进步的同时,也注重到精神、道德和文化成长,让孩子多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成为能屈能伸、卓尔不群的大写的“中国少年”。(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