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尼什哈山”的龙潭山
吉林城清同治六年(1867年)平面图
素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美景的吉林市,是一座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散落各处的文化碎片,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的聚合,发展,放大,熠熠生辉。
我们的城市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古老的文化印记您可都一一知晓?从2016年1月1日起,都市110《松江潮声》推出特别报道《刨根问底吉林市》,为您讲述家乡更多的精彩。
吉林市“北接龙江,南辅辽沈,为东方四达之衢(音:渠)”,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历来是东北交通的要冲。清政府为加强船厂与当时的省城宁古塔以及盛京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尼什哈驿站。尼什哈站和龙潭山有着怎样的联系?尼什哈驿站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呢?对吉林城后来的发展又哪些重要意义?今天的《刨根问底吉林市》请关注《话说龙潭山》第四篇《尼什哈站的记忆》。
在今天龙潭山脚下,有一个名叫“密哈站”的住宅小区,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吉林市的一段历史有关。现在密哈站小区的位置曾是清朝时期吉林最大的中心驿站——尼什哈站的所在地。清代,在吉林将军的管辖下,设西路关防处和北路关防处,分管全省各驿路驿站。驿路总站也因为座落在吉林尼什哈山下而得名尼什哈站。尼什哈是满语,意思是“小鱼”,尼什哈山就是现在的龙潭山。
至于尼什哈站为什么叫成了密哈站?市地方志办公室指导处处长赵健敏介绍说:“这是满语,应该叫‘尼什哈站’,它的谐音转成了‘密哈站’。‘尼什哈’满语翻译过来叫‘小鱼’。有一种传说,说是尼什哈山里面有一个小鱼叫‘湔儿’,喊的声音像小孩,还能够站立起来。所以‘尼什哈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尼什哈站又称乌拉站,是清朝东北地区重要的中枢驿站。清代皇帝东巡所经过的主要道路称为御路,又叫驿路、驿道。驿路沿途设有驿站,由盛京(今沈阳)向东北方向延伸,通过铁岭、开原,再经叶赫直通船厂(今吉林)。再进而通到黑龙江的“瑷珲将军”驻地。
赵健敏说:“咱们吉林因为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所以驿站也很丰富,一共是三条驿道路线。其中的一条路线从尼什哈站起,沿着尼什哈山、江密峰往东、经额赫穆(今蛟河天岗)、然后到老爷岭、走到拉法十站出了吉林之后,一直通到宁古塔——今天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北上;还有一个西路驿路也是从尼什哈站起,经过欢喜岭、大绥河、开源到奉天、到北京,这是当时皇上到吉林走的一条道;再有一个是由尼什哈站起,沿着额佛罗——就是今天的金珠、乌拉街往北、经舒兰、法特到伯都讷(今吉林省扶余市)。这最重要的三条驿道,都在尼什哈站起,因此,这里是多么重要的地理位置!”
驿站有固定的编制,有站官、站丁若干,还有马匹以及田地、房屋等。清代前期吉林省人烟稀少,驿道由政府修建,各个驿站负责接待传递公文的驿丁和过往的官员。尽管距离京师2200余里,但依托驿站6、7天就可到达。因此,遥远的边疆与中央连成了一体,在交通方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赵健敏说:“吉林是东北的七大重镇之一,当时有一句话说‘北接龙江,南辅辽沈,为东方四达之衢’。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枢纽,这个地方必须要有一个军事枢纽的台站。所以尼什哈站就是重要的驿站之一,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文报传输地,还有一个功能是官员到这里住宿,如果马要是不行了,还可以在这里换马;朝廷的供奉也要在这里头流转……中枢驿站它最重要的是这几项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路交通工具的进步,电报、电话等通信设施的出现,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的驿站,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清朝末期,东北三省驿站被撤销,尼什哈驿路总站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虽然,尼什哈站作为驿站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尼什哈站”作为地名却被现代人保留了下来。(吉林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