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近两年国内电视荧屏的趋势动向,文化类节目的走红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等“爆款”节目陆续播出,凭借自身先进的制作理念、过硬的制作质量和年轻态的表达方式,得到了观众的普通好评。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与观众见面,其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内容边界也不断拓展,成语、诗词、戏曲、文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均成为文化类节目的重要素材。
但随着文化类节目的批量涌现,类型趋同、题材撞车的情况时有发生,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创作也陷入思维窄巷。有的制作者未能把握好文化价值和市场规律的平衡,使得节目效果呈现娱乐性突出而文化性薄弱,甚至假借文化之名行选秀娱乐之实,极大降低了节目真正的文化品质。话题节目的第二季热度难续,一些优秀节目的叫好不叫座,也反映出文化类综艺节目所面临的尴尬现状。
文化类节目是中国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坚实的受众基础。但在纷繁复杂的电视业态中,要让文化类节目从“量产”走向“质产”,从“严肃”走向“亲民”,从“清流”走向“主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首先,是要解决题材过于单一、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创作者不能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单一解读,要努力突破自身的思维限制,采取多元化的节目策划和制作方式,以寻求题材样式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制作理念的更新。
而在节目的价值内涵上,应当努力追求亲近生活的观察视角,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反映人民生产生活伟大实践,注重作品与百姓的互动性。做到寓教于乐,使高雅文化、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加强对主旨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力图通过外在的改变实现内在价值的传输,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文化类节目的繁荣,是文化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和文化自信的充分彰显,承载了当代中国人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是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示范。因此创作者们不能止于对“清流”的满足,要秉承走向“主流”的态度和追求,坚持守正创新,坚守文化内核,创作出更多有思考、有深度、有温度的高品质节目,从中获得文化的滋养和审美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