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林
日前,笔者在和一位基层文化干部闲聊时了解到,一些农村的农家书屋房子越来越宽敞整洁,书架上也是书成排、报成行,可是读者寥寥。偶尔有几个读者,手中也多是已显破旧的武侠或言情小说,那些农业科技类的书却新崭崭地摆在书架上,为数不多的人文教科类书籍更是积满了灰尘。
近年来,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疑问,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就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是,一些农家书屋所配书籍适用性差,可读性不强,不适合一般农民群众的“胃口”,吸引不了农民朋友的目光,使农家书屋陷入尴尬境地。正如一位乡亲所抱怨的:“不是我们不爱看书学习,问题是适合我们农民看的书实在太少了。”
笔者认为,一些农家书屋“有书没有人”,主要是缺少“三味”:一是“农味”,涉农类图书偏少,“不需要的书一大堆,需要的书一本也没有”。二是“村味”,全国各地的农村村情不同,农业结构、产业特色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也不同,一些农家书屋不因村制宜,建得“千屋一面”,同质化严重。三是乡情味,由于缺乏持续的服务保障,一些农家书屋农民干活的时候开门,农民闲下来的时候却大门紧锁。
农家书屋要想“有书还有人”,就应充分考虑本地农民文化水平和生产生活需要,加强服务管理,多买一些浅显易懂、服务性和实用性强的书,让广大农民朋友在阅读中丰富农村实用科技、增添法律常识等各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基层政府还要安排一些农技人员到农家书屋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让农民朋友真正对读书有兴趣、愿意读、读得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通过读书学习,成为有文化、懂经济、会管理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