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开展一次农村环境现场观摩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出的一项制度安排,目的就是以观摩促交流、以交流促共进,进而实现农村环境由试点示范向全域提升、由阶段整治向长效保持、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三个转变’。”日前,在遵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拉练观摩活动中,该市市长董学忠坚定地说。
今年以来,为加快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遵化不断探索新办法、新路径,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农村“街长制”、制度约束、规划建设等措施,扮靓“美丽乡村”颜值,并先后组织4次农村环境卫生拉练观摩活动,对先进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和共享,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域发力,壮大农民“志愿者”队伍。该市通过改变以往农村环境卫生“政府干,村民看”的传统思维和“政府出钱,企业出力”的运作模式,提出“自己的事自己办”的口号,努力激发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荣誉感,在全市648个村全部自发建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队伍,总人数达到11.2万人。目前,遵化已累计发动干部群众10.82万人次,出动清运车辆4.41万车次,清运农村各类垃圾12.57万立方米,拆除违建1500余处。
创新方法,实施农村“街长制”。该市还在马兰峪镇率先推出“街长制”,建立健全督导考评机制,定期考评、督查和通报工作进度,通过每月评比、年终总评,表彰先进、推广典型,让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的村干部和群众愿当“街长”、当好“街长”,确保街街都有人监管。
目前,农村“街长制”已推广遵化其他26各乡镇街道。
制度约束,打造文明乡村村貌。遵化还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孝悌街区、仁义胡同、幸福大道、道德模范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并引导各村党支部,以迎“七一”为契机,深入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在培树良好家风、自觉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党风、村风、民风持续好转。
以乡带城,推行城乡互促共进。该市制定了《2019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了示范区10项、示范村19项、提升村19项、整治村11项工作标准,投资5403万元,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村、文化精品村、绿化样板村,按照“一街一景、一墙一品”要求,突出传统美德、红色文化、孝道文化、村史文化、公益广告、文明新风等内容,精心打造多彩文化墙,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同时,还将改造9100座卫生厕所,建成泰达垃圾秸秆焚烧发电和中青创富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两个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项目,打通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后一公里”。(唐山劳动日报 王双利、董金辉、李绍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