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局院落老幼之家,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教小朋友打乒乓球。 杨婷/摄
“能够为娃娃们做点实事,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
“今年周德庆家三姐弟的八月瓜丰收了,我们非常兴奋!”
“我80多岁了,还能为居民们做些事情,我很快乐!”
……
近年来,在清镇市,有许许多多离退休老干部和老同志积极发挥余热,主动协调解决学校学生困难,深入农村帮扶村民发展产业,牵线搭桥为居民排忧解难。他们,退而不休,不为名利,为党委政府拾遗补缺,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一群可亲可敬的老“管家”。
孩子们能洗澡了!
“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麦格中小学、犁倭中学,还有卫城新桥小学等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都能洗澡了!”说起这两年来的收获,清镇市退休老干部黄学芬说,最高兴的就是为娃娃们做了些实事。
黄学芬和其他6位清镇退休老干部是清镇市关工委的成员。2015年5月,在深入学校调研时,他们发现,有些农村寄宿学校没有洗澡设施。
“娃娃们周一到学校,周五才回家,这些娃娃在校期间运动量大,5天时间不能洗澡,我们觉得这件事亟待解决。”为此,黄学芬他们主动联系了10家爱心企业,将学校的情况给他们作了介绍,这些企业非常热心,为学校捐助了48万元。再加上清镇市教育局的拨款,次年秋季开学,这些学校的洗澡设施装备齐全,“孩子们终于可以随时洗澡了!”
随后,在黄学芬他们的继续帮扶下,王庄乡小学、站街小学学校洗澡设施也配套完成。
“许多农村学校没有监控设备,调皮的孩子偶尔会偷偷溜出去,这是个安全隐患。”学校监控设施的安装,是黄学芬他们的关注焦点……
周德庆家三姐弟的八月瓜丰收了!
“今年,周德庆家的八月瓜丰收了。他给我们估算了一下,大概可以收入70多万元。”倪金志是清镇市农业局离退休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他们支委有5位老同志,一直在为红枫湖镇塘边村周德庆家三姐弟的八月瓜种植忙活着。
“这个八月瓜全身都是宝,皮可以制作茶叶,黑仔用来泡酒,瓜藤是一味中药,还可深加工成油、饮料、化妆品等。”倪金志说,他们支委在调研时发现周德庆种植八月瓜后,便积极开始帮扶活动。
为了提高种植能力,加大产量,倪金志他们发挥农业系统退休老干部的优势,帮助周德庆他们联系农业专家,为他们进行种植指导。同时,联系协调企业找资金,为周德庆家的 八月瓜种植基地修建了小水窖、生产便道,布置了会议室。还帮助他们申报获得了项目资金3000元。
“在周德庆家的带动下,目前,塘边村又有7户村民开始种植八月瓜了!”倪金志说,他们将密切关注这些村民的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居委会有200多名志愿者了!
10月15日中午,虽然室外天气有些冷,可清镇市新岭社区“撒伯工作室”里却是暖意融融。这里,有的老人在下棋,有的老人在打牌,很是热闹。
今年86岁的“撒伯”撒应康是清镇市物资局的退休老干部,这个“撒伯工作室”,也是清镇市近年来打造的老幼之家,是撒伯一手牵头办起来的。
家住新华居委会的撒伯说,新华居委会片区老人多,儿童也多,老人闲暇时找不到玩处,孩子们放假也没有娱乐的地方。于是,他找到物资局领导,希望他们考虑将闲置的办公用房借出来,给老人、孩子一个娱乐休闲去处。
“我的想法得到物资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把黄金地段的闲置用房腾了出来。”撒伯说,与此同时,在社区、市委离退局的大力支持下,“撒伯工作室”即新岭社区“老幼之家”成立了。
如今,“撒伯工作室”成了辖区许多老年人每天必定报到之处——82岁的退休老干部陈贤柱将家里订阅的3份报纸“贡献”出来给大家看;工作室刚成立时,没有娱乐设施,居民老刘主动自己拿出700多元钱买来乒乓球台。
撒伯说,虽然后来社区将老刘的出资归还了,但他的热心让居民相聚在一起,大家都开始主动参与社区各项活动。
“现在,我们居委会有200多名志愿者,90%以上都是老人。”撒伯说,老人们一起,治安巡逻,维持交通秩序,检查网吧。“生活很有意义,很充实!” (贵阳日报 帅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