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后的螺城中心农贸市场(康伟宏 摄)
日前,中央文明办通报确定的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惠安再次入选县级提名城市。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惠安动员全县上下重整行装再出发,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忘“共建共享惠民惠安”的创城初心,全力以赴,吹响新一轮创城攻坚号角,力争2020年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强化城市建设,夯实创城基础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文明建设是城市的“灵气”,一座城市要“涵蕴灵气”,必先“强筋健骨”。
走进螺城中心农贸市场,干净的路面、整齐的摊位、完善的设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今年年初,惠安县启动螺城中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对市场内部摊位重新规划布局,做到干湿分离、活禽区域三重隔离等。市场内设有自助饮水机、高清监控、LED显示屏、卫生厕所等公共设施,最大程度满足了市场经营和日常管理所需。此外,市场还配备了智能统配秤、检验检测室等服务设施,保障了消费者权益,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2015年启动创城以来,惠安县每年围绕测评体系和民生需求,策划生成一批达标提升项目。今年,以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复)为抓手,全年计划安排项目资金6898万元,集中建设包括“两馆”(新图书馆、博物馆)、道路沥青化改造、公厕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23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达标提升项目和6个精神文明特色项目。该批项目涵盖城市管理、市政设施、文体设施、活动场所、社区建设和便民设施等内容,既涉及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指标,又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在注重项目建设的同时,惠安县创城体制机制也日趋完善并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分类管理机制,修订奖惩问责办法,把创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评体系;建立清单销号机制,针对上一轮创建中存在的交通秩序、校园周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材料申报等方面短板弱项,梳理制定整改清单,逐个整改、逐项销号、逐一过关;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把创城工作的项目经费和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长,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广告宣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